大班段6月份集体备课
 (2022-07-01 10:07:25)
	
			
					(2022-07-01 10:07:25)		| 分类: 各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 | 
平阳县鳌江育英幼儿园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 项目名称 | 6月份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白佳佳 | |
| 活动时间 | 2022.6.7 | 活动地点 | 美劳室 | |
| 活动主题 | 社会《课间十分钟》 | 主讲(主持)人 | 章新新 | |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大班段全体成员(百分百) | 申请学时 | 2课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集体签到 二、集体备课: 
(一)王金钗  大班社会《课间十分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10分钟的长短,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能够为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制定合理的计划。 3.向往小学生活,并为入学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计划制定表;笔;计时沙漏一个;前期有关小学内容的墙面环境。 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经开展过的有关小学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在小学的一天,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准备书、去厕所…… 二、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1、讨论和选择计划内容和计划方式。 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果是你,“课间十分钟”你会做什么呢? 幼儿:看书、上厕所、喝水、玩游戏、踢球、跳绳…… 教师:哇,这么多活动!我们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应该后做?怎样才能让自己记得住呢? 幼儿1:我可以写下来,我都会拼音了…… 幼儿2:我也会…… 幼儿3:我可以画下来…… 2、制订计划,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必要的帮助。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用画、写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计划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钟计划”。 三、活动高潮:体验“课间十分钟”。 1、教师放置沙漏,幼儿开始按计划来完成“课间十分钟”。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现在我手上有个10分钟漏完沙漏,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也是1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在沙漏漏完之前尝试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开始~ 2、教师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 3、沙漏漏空,课间十分钟体验结束。 四、活动总结:梳理与提升经验。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请幼儿来检查查自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教师: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幼儿:没有…… 教师:有的完成了,有的没完成。那老师问一下没完成的小朋友,没完成哪些内容?为什么? 幼儿1:我计划的内容太多了,时间不够,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说话没完成。 幼儿2: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幼儿3: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幼儿4: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总结 教师:没错,小朋友们都说的很棒。到了小学,我们的休息时间只有课间的10分钟。这十分钟如果我们不合理安排,那么就像刚刚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比如:准备下节课的书、去厕所等等,当然如果等待的人很多,我们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要是最后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可以和好朋友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聊聊天、玩一会儿放松一下自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到了小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课间十分钟,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去喝点水休息一下。 
  
  (二)谢小芳 大班社会《课间十分钟》 活动目标: 1.模拟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 2.尝试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知道课间十分钟要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小学生课间要做好哪些准备,平时在过渡环节也尝试做过小学生的课间准备。 2.布置模拟小学场景:教室、贴有男女标识的厕所、饮水机、一些户外体育器械等。 3.图标(教师用一套,幼儿每小组一套),内容包括喝水、游戏、课前准备和上厕所。 4.幼儿每人准备一个小书包,包里有练习本、铅笔盒、课程表等材料。 5.幼儿操作材料第2册第18—20页“课间十分钟”。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参观过小学,你们知道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是什么吗?在“课间十分钟”里小学生会做些什么呢? 幼:上厕所。 幼:去外面玩玩。 幼:准备好下一节课要用到的东西。 2.教师对幼儿自由发表的意见和看法进行简短的小结。 二、“十分钟”准备时间 1.介绍“学校”的场景和作用,并给出下课的信号,幼儿自主进行课间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学生”,老师已经布置了小学的场景,等到下课铃响后,请各位“小学生”们做自己下课时想做的事情。 2.给出“上课”的铃声,集中幼儿并让他们讨论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什么,帮助幼儿梳理课间活动的内容。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标,鼓励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在“课间十分钟”里做过的事情。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在“课间十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吗? 幼:我去上了厕所。 幼:我去喝水了。 幼:我和我的好朋友玩了一会游戏。 小结: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可以玩游戏,让自己放松一下;和同学聊聊天,望望远方,可以让自己的眼睛得到休息;要准备下一节课的书和本子;需要的时候可以喝水、上厕所,这些都对身体有好处。 4.出示图标引出问题,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合理安排课间活动顺序。 教师:在“课间十分钟”里,你又想玩游戏,又想喝水、上厕所,还要准备下节课的书本。这么多的事情在这“十分钟”里,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请你们用手里的图标排一排。 5.幼儿自由分组讨论,通过将图标按序排列来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在幼儿讨论结束后,请每一组的发言人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本组的“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安排。 6.使用幼儿操作材料第2册第18—20页“课间十分钟”,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合理的安排。 师:画面中的小学生做了什么?你认为他的这种安排合适吗?为什么? 小结:在课间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先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整理好文具,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上厕所或喝水,还可以在走廊望望远处或玩游戏。但是一定不能因为想玩游戏,而把重要的做准备工作和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占用了。 
  1.再次进行情境模拟游戏,巩固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2.教师发出“下课”指令,幼儿自主进行活动。游戏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回顾自己在“课间十分钟”里进行的活动。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课间十分钟”里,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活动安排,现在我们再来玩一次“课间十分钟”游戏,看看小朋友们会怎样安排自己的活动。 3.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 |||
| 签到栏 | (可附页)附下页 | |||
| 过程确认 |   
  
  |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