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杨爱李老师说课稿《守株待兔》
(2014-04-17 15:22:10)分类: 12、集体备课材料集 |
《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二、说学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守株待兔》里的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这节课主要采创设情境,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配合板书内容,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六、说教学程序:
(一)、动画导入,初步感知
1、播放动画,要求:仔细看,认真听,等会儿要出题考大家的。
2、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3、猜一猜题目意思。随机引导理解“株”,教学“树桩”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理解
1、指名读,学习词语:窜出来
(1)“窜”是什么偏旁?如何识记?
(2)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是什么样子?(课件演示)你们注意看
B猜一猜:当时可能发生什么事了?
【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的表达训练中,内化语言。同时在朗读中,在说话中,在情境中学字词是最有生命力的,
2、自由读
3、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指导朗读: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面对这不劳而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乐滋滋。)“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带着高兴的神情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在朗读中感受词语的意思,在表演中体会的词语的情趣。沟通课内外拓展积累语言。】
2、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每天’)
(2)引导感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意外、偶尔、偶然。
【在讨论中,在点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为寓意的领会做好铺垫。】
1、后来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自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齐读句子。学习词语:从此
(2)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再也不干活了。谁再来读这句话?体会“整天”。齐读句子。
3、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种田人的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1)这个种田人野兔没有等着,庄稼却全完了,也就是说什么也没有“获”,用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出示词语,认读:一无所获,一无所得
(2)如果说连毫毛这样细小轻微的东西都没有收获,这又可以叫做——出示词语,认读:毫无所获、毫无所得
【引导从事件的结果中体会想要不劳而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三、齐读全文,总结寓意
1、齐读全文
2、想象说话:课文学完了,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些什么?出示句式:
(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
【在情境表演中,引导学生把领会到的寓意以劝告种田人的形式表达出来。由于是给别人以劝告,学生说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效果较好。】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板书:寓言)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图片
2、推荐阅读《伊索寓言》《中华寓言故事》等书,准备召开寓言故事会。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帮助学生拓展了解其他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了“教学不局限在课堂”。】
五、观察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
2、教师示范书写:此。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写字教学永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应在课堂上保证写字时间,保证书写】
六、说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