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段数学组第4次教研活动

(2022-06-21 11:23:34)
分类: 数学组

鳌江镇第一小学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4次

项目名称

校内团队赛演展示活动

项目负责人

黄琼

活动时间

3月29日

活动地点

录播教室

活动主题

基于单元统整背景的深度学习的活动设计

执教者

黄琼 白陈悦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教师

申请学时

4

活动内容

及进程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面积单位》
上课:黄琼         白陈悦

主题阐述—方冬冬   刘丰丽

评课—黄连升       林艳艳

文案—郑芙媚        周颖

 

校长及其他任课老师担任评分员,现场打分。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活动照片、考勤讲稿、教学设计作为附件,表格后。观的实践活动中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

——观课《认识面积》有感

       鳌江第一小学  黄连升

“面积的认识”属于“空间和图形”这一领域,教材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物体或平面图形有“面”且“面”有大小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课时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在直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概念教学课, 从长度到面积, 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面积单位教学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打好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但是要上升到数学的认识,需要丰富大量的表象和大量的实践操作达到对知识的感悟、领悟、理解、构建。

本节课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整节课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课程理念,基于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课上的得生动有趣、有效

注重学生对“面积”真正感悟与领悟,突出数学知识性和课堂情趣性的统一

1.注重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先是认识面,然后是面的大小即面积,通过涂色比赛活动,是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在探究比赛规则的公平上认识到大小就是图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概念,为认识面积做准备。

2.注重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通过摸一摸的活动,是学生感知问题的表面,在通过比一比,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是学生初步认识面积,通过学生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构建面积的概念。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周长是对一维空间(线)的度量,面积是对二维空间(面)的度量,周长和面积共同承载于一个图形,避免混淆需要老师的教学智慧。因而团队在第3次磨课后增加了练习23题重点突出,让学生在辨析过程中获得清晰的概念。

、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度量(测量)的意义,突出“生活味”和“数学味”的统一。

生活数学“味”是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而课堂数学的“味” 则是抽象严谨精炼深刻的。创设的数学活动氛围与场景应使“生活味”与“数学味”有机融合在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如在完成学习任务一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数学活动,充分感受物体“面”的存在,把枯燥的间接的数学知识与活生生的直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 初步建立“面” 的概念。又如在学习任务二:比较哪一个的面积大?在学生充分理解用观察法、重叠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自然而然的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这两种比较方法,在比较中产生认识冲突,引出用度量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图形作单位度量两个长方形面积个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突出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对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可以适当地淡化它的定义而要注重感知和体验,在丰富和坚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老师通过层次分明的设计和教学落实探究,从给大小区别明显的一张纸的两个部分涂色入手,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来。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引入面积,然后通过说一说、找一找、 摸一摸、 涂一涂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领悟“面”的内涵在教学任务二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展示与反馈评价时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中形成多样化的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如观察法、 剪拼法、重叠法、数格法等等,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是说“我估计、测了一下”)学习过程的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突出现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十大核心概念的阐述中: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本节课尤其突出空间直观和量感的应用意识的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1.关于目标的描述:是否可以从学的角度以及活动的角度去描述。单元整合怎样更好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建议,利用和整合教材,作业本,辅助资源(如学具),使有限的教学时间更有效。

2.在摸数学书的封面时是否加上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的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并为后续学习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面积守恒的原理做好铺垫。

3.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学生在课堂活动和汇报反馈时如何充分利用。

4.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的自我学习与实践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段数学组第4次教研活动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段数学组第4次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