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路 |
看《少年的你》,被男主为遭同学暴力剪发拍裸照的女主推头和两人隔着探视间的玻璃从如释重负的微笑转而痛哭流涕的环节戳到了泪点,没有一句台词,仅凭眼睛里闪烁的光芒、眉尾的上扬、嘴角的抽动,就将人物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为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点赞,虽然我是看这部电影才知道的易烊千玺!嘿嘿,是不是很out啊!
校园欺凌的类型多种多样,在我们那会,男生中更多的是身体欺凌,通过推搡、打架、威胁、辱骂等外显行为进行欺凌;而女生之间更多的却是关系欺凌,通过造谣言、传是非、拉帮结派、搞孤立以达到欺凌目的;男女生之间则大多都是起绰号、恶作剧,基本算不上得欺凌,更多的是对异性的好奇和关注,但也有过火的,有同学被逼到转学,甚至退学!
回看我自己的学生时代,整体还算平稳。因为跟姐一个学校,她比我高两级,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她让她班的男生来我班随意溜达一圈放下两句狠话立即就消声匿迹!所以,在初中毕业以前,有个高年级的学长很是重要。加上学习好、当班干部、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跟老师走的近有话语权,这都能够有效避免校园欺凌。
但即使如此,要想一点不受委屈也不太容易,毕竟大家都还是孩子。记得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五月份,妈妈接到电话通知,要调去五十公里外离奶奶家更近的凤州信用社工作。我当时就读的南星小学,全校师生百十号人,妈妈来办理转学手续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校园。那时我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排练舞蹈,我是主力队员。编舞老师知道我要转学走了,立即就安排了其他同学接替我,不允许我参与排练了。一起跳舞的女孩子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平日里大家都是好朋友,但那天放学后,她们脑袋挤在一起一叽咕一溜烟的全都跑了,我不明就里,飞奔上去撵上她们,但娥子冲大家一挤眼睛,她们又都跑走了,我莫名其妙的站在原地未动失落极了!燕子看我难过不忍心掉转头来跑回我身边:娥子说你们全家都要搬走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你会嫌弃我们,不会再跟我们一起玩了,所以让大家都不要理你!她说完就跑走了,我急匆匆的冲她大喊:凤州不是城市,是跟南星一样的农村!
接下来等待妈妈正式调令的那十天时间感觉是我人生中最难捱的时光,那时候的文件需要刻蜡版、油印,然后邮寄过来,整个流程即使是在县境内,至少也需要一周时间。那十天,上下学都是我一个人溜着路边走,下了课靠在屋檐下远远的看着她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她们排练节目时我就一个人坐在角落心里默默地唱着歌曲打着节拍,但她们就是不理我,休息时反倒发出比平时更响亮的笑闹声!我难过极了,回去向忙着整理打包的妈妈哭诉,妈说:她们不跟你玩,那你就主动些去找她们玩吧!
------可是她们都不跟我说话!根本就不理我!
没关系,不理就不理,反正我们就要搬走了,到那边你会有新朋友的!
那十天,我度日如年!直至跟爸妈上车离开,我的小伙伴们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哪怕是再见!
那一年,我九岁!
呵呵,这些在今天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哈!电影电视里都是演城里的家境好的孩子会欺负农村的家境贫寒的孩子,可那会整个南星学校父母亲都上班的孩子也没几个,反倒是我们成了被孤立的对象。由于爸妈都在银行系统工作,我和姐姐是只能出去找同学玩,不许带同学回来。同学家长也特别交待:离信用社远一点,去场里玩去,不要影响人家算账,不然有问题了要让你们赔呢!这样,无形中就产生了隔阂。而且我的同学们每天放学后都有打猪草、拾柴火等各种农活要干,而我和姐姐回家吃过饭就没事了,那时候好像几乎没有家庭作业。为了能跟好朋友早点一起玩耍,我就帮助她们干农活。她们跟随父母亲一起去田地里播种的时候,大人挖坑勾垅,我就帮忙丢种子;他们割麦子掰玉米,我就捡拾麦穗帮助搬运;他们在晒场上打黄豆,我就蹲在场边拿根长钉子剜那些嵌进软泥里的豆子……所以,我是要巴着我的小伙伴的,不然我就没有朋友了!
这一点,我后来的高中同学焱也深有体会。她的父母亲都是村镇上的小学老师,所以她就更不受同学们待见,经常背地里受欺负。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将教育视为资源,村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为识几个字不惹事生非就行了。孩子们的一切规范基本全靠老师管教,所以调皮些的孩子就经常被老师收拾,个别不谙人事的孩子会因此去报复老师的孩子。焱为了能跟同学们一起玩耍,她会拿自家的白面馍馍去换小伙伴的玉米面粑粑、把自己扎着蝴蝶结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扯乱、给干净的衣服上抹上泥巴,用这样的方式去表白去讨好同学。
呵呵,想不到吧,这就是我们这些“吃公家饭”的双职工孩子当时的生存状态!因此,谁欺凌谁并不取决于你是谁,而在于你所在的大环境里的主导者是谁!
我转学到凤州小学后,一个年级两个班,每个班上学生有五六十名,全校师生近千人。马上就是“六一”了,班主任孙正为排节目的事情发愁,于是我在南星小学学习的舞蹈被编成了独舞,妈妈给我买了新的漂亮的白裙子,老师根据我唱的曲子记下了简谱,用脚踏风琴为我伴奏,还安排了两名同学伴唱。六一节后,我跳舞的照片被贴在校门口的公告栏上,全校师生都知道了三年级二班新来的会跳舞的我。而且因为在随后的月考中成绩优异,我的座位也从刚报到时的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三排的中间,用现在的话讲是进入了“学霸区”。我认识了即使闭上眼睛也能画出活灵活现的哪咤的崔和住在信用社隔壁说话温柔的慧,很快我就融入了新环境,又开始快乐自信起来!
但当年那种孤独和失落让一个九岁的孩子没有办法排解,就永远的烙在了记忆深处。后来,燕子跟我上了同一所高中,同级不同班,我俩偶尔在课间聊天,知道娥子接了她爸的班去了矿上,其他的小伙伴初中毕业后基本都回家务了农。13年后,我参加工作,第一站又回到了南星。听娥子妈说娥子跟矿上某位领导的儿子结了婚,是南方人,家境殷实。一日班后,路过娥子家,看到她家门口停放的黑色桑塔纳轿车,娥子穿着时尚烫着卷发,正从大门出来拿东西,隔着公路我们彼此都认出了对方,我俩都愣了一下,转而相视一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知道她过得好我也为她感到高兴,但终是不能与她轻松愉快的聊天!
“那些伤害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其实在那之后,在学校、单位、家庭里我也多次遇到过这种被称为是“冷暴力”的孤立和冷落,但它们均已不能像当年那样伤害到我,我就像是一棵受过伤的树,结过疤的部分恰恰长成了我内心深处最坚硬的地方!而且,由于我深知它的厉害,我亦将它作为保护自己的利器,把它用在那些试图伤害我的人身上!
心理学上有句话讲: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人呢?
我是70后,我们那时的校园欺凌大多发生在初中阶段,因为青春期过盛的荷尔蒙无处宣泄,加之三观尚未成熟,既冲动又暴躁很容易擦枪走火,但只是起冲突的数量多,后果尚不严重,常见的就是揪个领子掐个脖子,最多青个眼窝流个鼻血。到了高中,虽然大家都稳重成熟多了,男女生之间有了萌动的情感加上高考的压力,大家不轻易起争端了。但人性的恶却如魔鬼般住进了个别人的心里,在欺凌发生之前大多经过策划和预谋,因此后果也就比较严重。当年波在晚自习后被同学群殴后丢在路边,若不是附近工厂下夜班的工人报警送医,后果不堪设想!
而现如今,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欺凌则更可怕!它隐蔽、监管难、杀伤力強,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想想都让人觉得焦虑!
《少年的你》的影评里有一句话:“有一种不可理喻的恶,深处都流淌着绝望的浓臭,而成年人又聋又瞎。”
希望老师和我们做家长的,能多弯腰俯身,平视孩子,留心观察认真聆听,从蛛丝马迹中掐灭各种欺凌的苗头,愿我们的孩子平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