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垃圾分类 |
分类: 萌宝 |
小朋友上完机器人课,在公共区域玩耍时看到了垃圾分类的玩具,立即就喜欢上了!当然,对于好奇心十足的他来说,只要是玩具,基本就没有他不喜欢的。
他央求我:妈妈,我也想要一个!
------可以呀!不过我还不知道哪里有卖的,我在网上找找看!
过了两天,我基本快要把这件事给忘掉的时候,晚上带他去新开的吾悦广场溜达,隔着玩具店的玻璃,人家竟然一眼就看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嘿嘿!
等不及回家就要打开,里面有一百多张小卡片,图文并茂的标注着“可回收、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干垃圾”的具体分类。我需要教会他三件事情:每个垃圾桶上标识的含义,每一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它最终需要分入的垃圾种类。他在我的讲解下将小卡片逐一放入对应的垃圾桶里。
小朋友虽然不识字,但认图形的能力一级棒!他喜欢玩奥特曼卡片,跟扑克牌一样,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奥特曼或是怪兽,旁边用很小的字标记着名字、用小星星的数量显示攻击能力。他现有的一百多张卡片,每一张都是我看过文字后教给他的,不管名字有多长,他都能做到随便扫一眼,卡片上人物的名字就脱口而出,而我却每次都需要看文字才能确认,总是跟他一起玩卡片的哥哥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认图形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随着对文字的学习,我们有了新的途径来认知世界,而我们这些天生具备的能力竟然就逐步退化了!比如说游泳,每个人出生前在妈妈的羊水里都是游泳高手,有视频显示将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放进游泳池里,用玩具引领着,他们不仅不会溺水而是会跟随引领自己游到妈妈身边去的。又比如说我们的记忆力,在没有手机、互联网的时代,所有的事情都是靠大脑或是“烂笔头”,那时候,好听的歌词、优美的诗句我们会用本子抄下来,反复的看直至印在了脑子里,直到现在也能朗朗上口。但如今,碎片化的阅读以及搜索引擎方便到招之即来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依赖,不用记忆导致了我们开始记不住------这就是人类功能的退化!现在许多早教的“全脑开发”,甚至小学、中学生的“速记”,在我看来,无非就是在强化训练我们本来就会的图形记忆!
垃圾分类在宝鸡还没有推行,十月份在上海培训时,我有机会见证了垃圾分类。课间茶歇,有水果、小点心、咖啡、茶。我们一下课,保洁阿姨就紧张了。她们寸步不离的守在垃圾桶旁边,不厌其烦的指导大家:用过的纸杯是可回收垃圾、泡过的茶袋是干垃圾、桔子皮和核是湿垃圾、点心包装纸是可回收垃圾、烟头是干垃圾……但我们一下子呼啦出来百十号人,叽叽喳喳没几个人仔细听的,我们习惯于将桔子皮和烟头塞进用过的纸杯一丢了事。大家转身离去,我看到保洁人员将捏成一团的纸杯打开,掏出桔子皮和烟头分别丢进另外两个垃圾桶里……我才真正意识到要学会如何分和做到准确分,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三天时间,小朋友学会了所有的卡片分类,在看“宝宝巴士儿歌”的时候竟然自己找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歌曲反复的听。最近,这位小朋友就好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出去玩看到卡片上没有的东西张口就问:妈妈,这个是什么垃圾?
看到地上有垃圾,立刻跑去捡起来,边丢进垃圾桶嘴里边咕哝着:这个是……垃圾!
吃过晚饭,他看动画片我给他剥桂圆,小朋友吃一颗跑去一趟厨房,也没拿东西每次回来都两手空空。我好奇他去干什么,他说:我去丢垃圾呀!桂圆的核是厨余垃圾!
哦,好吧!家里没有专门分类的垃圾桶,在他看来厨余垃圾就应该丢在厨房的垃圾桶里!
呵呵!教育从娃娃抓起,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生活环境的垃圾分类,更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