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

(2017-04-05 22:36:38)
分类: 心路

清明本应扫墓,但带着蛋蛋不方便上山,爸总说“早清明晚十一”,今年也不例外,早早的让姐姐姐夫陪了给爷爷奶奶整了坟抷了土,我们回去主要是给老爸老妈订墓地。

人还健在就买墓地,从情感上讲有些不能接受,尤其是对爸妈本人来说。第一次说起这个话题是2005年奶奶身体状况恶化的时候,当时县上还没有公墓,是自己选地方,涉及到哪位农户的土地自行协商补偿后使用。是叔提议说不如给一起爸妈也准备了吧,在一起方便。这个提议并不过份,当时爸的许多同学和同龄的朋友也都有准备的,但妈反应非常强烈,当时就落了泪,于是做罢。也幸亏没箍,奶奶走后三年县城外扩,坟前的耕地上建起了学校、宾馆、经济适用房,本来离路近一公里的山坡现在紧挨着政府的办公楼了,在楼上向外看一层层的全是墓碑,也着实不好看。县上通知一定距离内的坟墓限期要迁到公墓去,奶的坟就刚刚挨着线的外沿,但据说办公楼后还在规划环城路,如果要修就一定得迁了。如今打了隧道,又不修环城路了,奶奶的坟总算是不用动了,一家人悬着的心放下了!

为阻止私人在山坡上无序箍墓,县上出台政策,凡财政供养人员离世后一律入公墓,否则不给发放抚恤金和丧葬费,一夜间公墓价格上涨。爸妈虽不在政策范围内,但自己箍墓还是风险很大,不想再出现像奶奶那样的情况,让人入土了还不能安生。所以,就直接在公墓里预订吧,价格比五年前整整翻了两倍!爸妈今年整整70了,身体状况总体不错,他们的同学朋友也有陆续离世的,慢慢的也想通了,权当是资产保值吧!另外,提前准备好,免得遇事忙乱,让子女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县上的丧事风俗是三天,从咽气的时间算起,第三天一大清早就要出殡,如果是突然离世,准备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姚爸当时就是这样,下棋起身时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姚和哥哥都在外地,墓地寿衣什么都没有准备,既悲伤又忙乱。我是亲历了奶奶为自己准备寿衣,褥子几条被子几条、单衣棉衣鞋子帽子裙子、种种图案颜色质地都是奶奶自己选好,交由儿女齐全三代同堂健康和睦的邻居缝制,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拿出来晒晒,整理包好,很满足的模样。当时我特别不能理解,因为奶奶就连我们穿的孝服都是备好的,她说县上这边是直接用白布撕开用麻绳一绑,没有老家讲究缝制的好看。所以,后来奶奶走的时候虽是傍晚,只有第二天一天时间,但我们一点都不忙乱。亲人哪,到最后一刻还不忘记庇护自己的子孙,这种恩情,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

妈说人这一辈子就是来还债的,是因为上一辈子欠了债,这一辈子才做父母来还债。这一次买墓地,爸早早的取好现金备着,说什么都不肯要我们的钱,我和姐拗不过只好象征性地意思了下。怕老妈心里膈应,姐夫宽慰说权当是冲喜呢,准备好了心里无挂碍,硬硬朗朗的再活上二十年!

虽说是有备无患,但回来后一想到有一天爸妈会永远的离开,我再也没有父母了,心里就一阵一阵的难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再焦虑
后一篇:一念之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