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的云南之旅------偶遇中国远征军
| 分类: 行走 |
近日,滞印54年老兵王琪回国的新闻很热,我也赶紧将去年在腾冲机场偶遇中国远征军的片片发出来,不是哗众取宠,那天是我们即将离开腾冲踏上返程,和闺蜜的云南之旅目前还没有写到那;二来则是因为对自己的文字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对老兵那种既崇敬又惋惜的心情,生怕亵渎了他们的那份忠诚和执著!
那天在机场,看到他们乘坐的飞机平稳降落,腾冲当地的老兵在志愿者的拥簇下快速迎上去,虽隔着玻璃仍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一种怎样的相见哪!70年生死两茫茫,不相忘、难相忘!70年不提当年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在夜深人静之时将当年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在脑海温故,忘不掉为阵亡的战友整理遗容、牵挂着那些连个墓碑都没有的坟茔,还有失散了多年的父母兄弟,他们都在哪里呀?



远远的看到他们在合影,这是从相关网点上搜到的图片:

接到的就是这两位没有任何功勋的老人,他们胸前只有一朵小花:中国远征军!
因为是志愿者发起,属于民间组织,所以没有任何戒备,我能有幸进入到他们所在的休息室近距离观察,听他们对话、拍照。






通过听他们对话,他们其实是并不熟识的,老人来自湖南,耳朵有些背了,当地的这位老兵多次询问他当年所在部队的番号、驻扎位置等等,因为语言不通、听力不好均没有获得答案,老兵脸上流露出无奈之情,只能这么深情地看着他了!
那一边两位老人也在对接中……

在一篇关于滇缅抗战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我们找到他的时候,听到的不是讲述而是饮泣。几十年来没有人要听他们的经历,包括子女。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种运动纷至沓来,这些抗战老兵们成为国民党的“残渣余孽”,曾经的卫国经历只能缄囗不言。许多老兵的子女因家庭出身问题无法正常上学或就业,在“文革”期间与父母划清界线。作为这段历史不合时宜的证人,远征军老兵们的存在注定处于沉默的黑箱中,几十年来,他们的声带像是被擦过了……
这两位老人身体状况看上去还不错,希望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心中的夙愿!祝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