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节“千里漫行话潍坊”第三期活动,高密市姜庄镇,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聂臣希先生。
2012年,聂家庄泥塑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聂臣希是聂家庄第21代泥塑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与儿子聂鹏共同开设聂鹏泥塑作坊,作坊为制作工艺参观、旅游纪念品购物为一体,在此游客可以深刻了解泥塑制作的每一步工艺,深刻体会泥塑的制作过程。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专题报道,并多次代表县、市、省参加展览会并获奖。2010年6月份,代表高密市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并获得其他奖项。同月,被高密市旅游局、姜庄镇党委政府指定为"高密市乡村休闲游团体接待推荐点"。
聂家庄泥塑相传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最早的泥塑本来是礼花焰火的泥巴外衣,做成泥娃娃的形状,焰火放完后被当作玩具或者摆设,到了清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塑,民间流传着“孩子哭,找他妈,他妈买个泥娃娃,逗得孩子乐哈哈”的民谣,可见当时聂家庄泥塑的辉煌。
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
(摄于2017年8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