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7298636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千里漫行话潍坊,高密扑灰年画、石家画堂
(2017-08-19 17:27:53)
标签:
高密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扑灰年画
石建庭
旅游
分类:
逍遥潍坊
潍坊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节
“
千里漫行话潍坊
”
第三期活动,高密市姜庄镇,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及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建庭先生。
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齐鲁民间文化整理于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品,也是广大胶东半岛人民群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心理愿望的一种最为普及的艺术样式。高密扑灰年画以整张纸大小的“大挂画”最具特色,制作工序复杂,须经过粉本、扑灰、敷彩、粉脸、描金等过程,用色以桃红、翠绿、粉黄为主,兼施金色,开脸用粉加红晕染,画面的主要部分还要涂上明油,以求鲜艳夺目的效果。当地群众的顺口溜形容扑灰画为:“红绿大笔抹,市场好销货;庄户墙上贴,喜庆又红火。”粗犷、朴实的扑灰年画,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及区别于其它地域样式的表现规律和独有的艺术趣味。
家住姜庄镇棉花屯的石建庭和李爱玲夫妇,多年来专职从事扑灰年画创作,成为高密市民间艺术界的一段佳话。
石建庭出身于年画世家,其曾祖父石玉山是石家画派的开山鼻祖。到了石建庭爷爷这一辈,兄弟三个秉承祖艺,当时慕名投其门下的徒工遍及高密东北乡。耳濡目染,石建庭儿时就对扑灰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端着画盘,乖巧地静候在爷爷身边,看那画笔神奇地勾勒渲染,细心聆听爷爷一字一句地讲解画技。在老人的悉心调教下,石建庭勤学苦练,
17
岁时已能
“
开眉眼
"
,渐渐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高密扑灰年画有如下特征:
1
、尽善尽美的造型特色;
2
、以简代繁的构图特色;
3
、艳而不俗的色彩特色;
4
、大涮狂涂的技法特色。
20
世纪
70
年代末,石建庭在焦岩峰(山东著名画家,民艺专家)的指导下,受杨柳青年画仕女构图神韵的启发,借鉴国画的表现手法,糅合写意画与工笔画的长处,拓宽了石家传统画种的题材。后来
,
酷爱画画的李爱玲深深为他出众的才华和朴实的人品所折服,随后
,
俩人甜蜜地结合在了一起,夫妻俩重新挂起
“
石家画堂
"
牌子,专业从事扑灰年画,俩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配合默契,共同磋商技艺。
目前,石建庭夫妇主要作品有《家堂》、《财神》、《姑嫂闲话》、《踢毽子》、《牛郎织女》、《榴开百子》、《金玉满堂》、《四季平安》、《四爱》、等近
200
个品种。他们的作品古朴典雅,构图唯美,色彩艳丽,饱满豪放,富有生活情趣,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山东美术馆均有收藏,并被收入《中国美术大全》。
这里也是高密扑灰年画研究会、高密扑灰年画综合传习中心所在地。
(摄于
2017
年
8
月)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千里漫行话潍坊,高密扑灰年画
后一篇:
千里漫行话潍坊,探访高密聂家庄泥塑、非遗传承人聂臣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