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02月06日

(2023-02-06 14:00:12)
标签:

综合组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2023年02月06日
2023年02月06日

2023年02月06日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叶恬恬

活动时间

2022.11.29

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活动主题

有效教学

陈琪

参加对象

综合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主备人阐述:(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

1. 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教材简析】

如今,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承担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探索环节创设的生活情境是“取核桃仁”,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取出核桃仁,二是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这里面既包含了对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也包含了个人使用经验、工具操作技巧对任务效果的影响。学生经历不用工具选用工具使用专门工具三个层次来完成任务。在体验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分析生活常见工具,再进行比较、评价,建构对“工具和技术”的个体理解,来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历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列举很多工具,对常见工具的使用较为熟悉。但要分析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时,就会感到很困难。生活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工具是否好用,同种工具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工具背后的技术支持是不清晰的。使用工具时,新手和熟手之间也存在经验上的差异。当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能对不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取核桃仁”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技术可能不同。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

科学思维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联系。

探究实践“取核桃仁”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工具,描述使用效果和感受。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取核桃仁”的活动中感受正确使用工具和熟能生巧的重要性。

难点:正确评价工具的使用效果,学会经验和技巧的迁移。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需准备较硬的小核桃3.准备常见工具:核桃夹、羊角锤、擀面棍、轮子、砖头、扳手、老虎钳、螺丝刀等

学生:1.自带部分常见工具2.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体验徒手取核仁(4分钟)

1.视频:这位同学在干什么?他成功了么?(视频内容:同学用手开核桃,手捏、压、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部扭曲,核桃仍没有变化。)

2.1分钟挑战:徒手剥核桃,每人一个核桃,尝试用自身力量取出核桃仁。

采访成功同学: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同样采访失败的同学:你的感受?

二、探索:用不同的工具取核仁(28分钟)

过渡:核桃太硬了,光靠手,费时费力,手弄疼了也打不开,需要借助工具。

1.出示工具:石块、螺丝刀、羊角锤、木棍,有不认识的?会用?以前用过哪种个工具来做什么?

2.任务:每人选择一种工具,用它来取核仁,取得时候尽可能保证它的完整度。 (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取出较为完整的核桃仁)

温馨提示:在使用工具中,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3.学生汇报。(突出评价的语言简洁:是否省力、是否费时、是否操作方便、是否安全等,可边演示边讲解)

选择工具

使用方法

效果和感受(用力情况、操作、用时、完整度)

木棍

敲击、碾压

用大力,碾压不容易,碎,费时

砖头

稀碎,危险,不干净,费力

羊角锤(小)

砸、敲击

用力要均匀,有部分碎块,省力省时

玩具轮胎

敲击

没有用处

螺丝刀

敲击

危险,用大力,碎块明显,费力

扳手

敲击

危险,用大力,碎块明显,费力

老虎钳

夹碎

用力较小,但碎块明显,省力

4.交流:不同工具使用的效果不同,砖头、羊角锤等,通过敲、砸的方法可以取出核桃仁,力气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同时采用不同工具,可以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总结:使用工具,确实容易许多,但是这些工具不一定完全适用,有时不太省力或不太安全。由此可见,工具的选择很重要。

5.你知道生活中有没有更好的取出核桃仁的工具呢?

第三关:勇士完整开

1.使用核桃夹并取出核桃仁

想一想,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操作技巧和新的发现!播放视频3

预设:夹的方法、取的技巧、用力的方法

总结:看来啊,要省时省力地要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不仅需要专业的工具,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工具的使用也需要技术的支持。

探索活动二:生活中的工具

    除了核桃夹,生活中还有很多工具,你知道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用?有什么便利吗?

出示图片:手机、温度计、螺丝刀、自行车

三、研讨(预设:4分钟)

1.通过今天的体验和讨论,你觉得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

预设角度:是否省力、是否省事、是否安全

2.用过体验,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适用在不同的场合。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其他教师意见:

1.可以以问题驱动式组织教学:以给食堂准备核桃仁任务驱动孩子们思考如何快速高效完成任务,借助工具和不用工具的差别。

 

第二次修改后形成教案:

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教材简析】

如今,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一方面承担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是“工具和技术”的任务,要探讨的是“工具和技术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帮助教师调查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探索环节创设的生活情境是“取核桃仁”,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取出核桃仁,二是取出相对完整的核桃仁。这里面既包含了对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也包含了个人使用经验、工具操作技巧对任务效果的影响。学生经历不用工具选用工具使用专门工具三个层次来完成任务。在体验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经验,分析生活常见工具,再进行比较、评价,建构对“工具和技术”的个体理解,来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历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列举很多工具,对常见工具的使用较为熟悉。但要分析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时,就会感到很困难。生活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工具是否好用,同种工具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工具背后的技术支持是不清晰的。使用工具时,新手和熟手之间也存在经验上的差异。当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能对不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取核桃仁”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技术可能不同。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

科学思维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联系。

探究实践“取核桃仁”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并使用工具,描述使用效果和感受。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取核桃仁”的活动中感受正确使用工具和熟能生巧的重要性。

难点:正确评价工具的使用效果,学会经验和技巧的迁移。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需准备较硬的小核桃3.准备常见工具:核桃夹、羊角锤、擀面棍、轮子、砖头、扳手、老虎钳、螺丝刀等

学生:1.自带部分常见工具2.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如何快速取核桃仁

1.学校食堂的核桃红枣汤需要大量的核桃仁,如何能获得这么多的核桃仁?说说你的方法

 

2023年02月06日 

2.1分钟挑战:徒手剥核桃,每人一个核桃,尝试用自身力量取出核桃仁。

采访成功同学: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同样采访失败的同学:你的感受?

二、探索:用不同的工具取核仁(28分钟)

过渡:核桃太硬了,光靠手,费时费力,手弄疼了也打不开,需要借助工具。

1.出示工具:石块、螺丝刀、羊角锤、木棍,有不认识的?会用?以前用过哪种个工具来做什么?

2.任务:每人选择一种工具,用它来取核仁,取得时候尽可能保证它的完整度。 (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取出较为完整的核桃仁)

温馨提示:在使用工具中,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3.学生汇报。(突出评价的语言简洁:是否省力、是否费时、是否操作方便、是否安全等,可边演示边讲解)

选择工具

使用方法

效果和感受(用力情况、操作、用时、完整度)

木棍

敲击、碾压

用大力,碾压不容易,碎,费时

砖头

稀碎,危险,不干净,费力

羊角锤(小)

砸、敲击

用力要均匀,有部分碎块,省力省时

玩具轮胎

敲击

没有用处

螺丝刀

敲击

危险,用大力,碎块明显,费力

扳手

敲击

危险,用大力,碎块明显,费力

老虎钳

夹碎

用力较小,但碎块明显,省力

4.交流:不同工具使用的效果不同,砖头、羊角锤等,通过敲、砸的方法可以取出核桃仁,力气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同时采用不同工具,可以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总结:使用工具,确实容易许多,但是这些工具不一定完全适用,有时不太省力或不太安全。由此可见,工具的选择很重要。

5.你知道生活中有没有更好的取出核桃仁的工具呢?

第三关:勇士完整开

1.使用核桃夹并取出核桃仁

想一想,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操作技巧和新的发现!播放视频3

预设:夹的方法、取的技巧、用力的方法

总结:看来啊,要省时省力地要取出完整的核桃仁,不仅需要专业的工具,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工具的使用也需要技术的支持。

探索活动二:生活中的工具

    除了核桃夹,生活中还有很多工具,你知道这些工具是用来做什么的?怎么用?有什么便利吗?

出示图片:手机、温度计、螺丝刀、自行车

三、研讨(预设:4分钟)

1.通过今天的体验和讨论,你觉得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

预设角度:是否省力、是否省事、是否安全

2.用过体验,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也适用在不同的场合。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人人参与,小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在交流环节,学生会更注重分享、倾听能力稍弱,被实验材料所吸引,下次注意及时回收材料。

过程确认

教务处负责人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