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昆阳六小校本培训
昆阳六小校本培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49
  • 关注人气: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林汝老师评课《手拉手好朋友》

(2020-11-24 10:04:18)
标签:

综合组

综合组林汝老师评课《手拉手好朋友》

综合组林汝老师评课《手拉手好朋友》

综合组林汝老师评课《手拉手好朋友》

项目名称

校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叶恬恬

活动时间

     2020.11.10

活动地点

       会议室

 

活动主题

 有效教学

主讲人

林汝

参加对象

本校教师

申请学时

2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活动:“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变个小魔术,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2、展示魔术:画面展示,话外音:一个晴朗的假日,小花同学拿着一根绳子来到草地上练习跳绳,跳着跳着,觉得一个人跳有点没意思了,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拉出两个、三个,依次变出手拉手的四个小女孩。

3、提问:老师的魔术有趣吗?这个魔术运用到一个很重要的道具——拉手娃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重要道具的制作。

4、出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二、深入探究

1、探究步骤: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从桌面的信封中拿出小纸人和任务单,完成我们的第一个小任务。

任务一: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小人是怎样制作的?需要哪几个步骤?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小组长汇报。

          第一步,请二小的小朋友来说一说——得出要“折”

          第二步和第三步,请我们班的小朋友说一说——得出“画”和“剪”

“折、画、剪”三步。

出示板书:折  画   

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微课来验证一下,是不是需要这3个步骤。

2、探究折:

教师活动:我相信“折”这一步一定难不倒同学们,请一位最有信心的同学来说一说折的方法,要怎么去折呢?

学生活动:请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教师总结:所以我们折的时候要注意,出示板书“短边对齐对折两次”

          任务二:请拿出桌面上较小的这张折纸,用我们学到的折法折一折。不会的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帮助哦。

3探究画:

刚刚我们学会了折,接下来研究研究怎么去画。

 A、连接点教学

教师活动:这里有ABC 3张图纸,他们有什么不同?安静观察10秒。(放大镜功能)

学生活动:请一位二小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活动:总结——A:两边都没有画出头。

B:只有一边画出头。

C:两边都画出头。

教师活动:教师分配小组用其中的一种图纸画一画、剪一剪。看哪个小组的成员剪得又快又好,计时3分钟。(六小许老师分配图纸,二小梦璐老师分配)

          任务三: 请在刚才折好的纸上画出老师分配给你的图纸,并剪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请二小画第一张图纸的同学展示一下作品。——每个娃娃都独立,没有拉手。          请我们班画第二张图纸的同学展示一下作品。——会有两个两两拉手的娃娃。

          请我们班画第三张图纸的同学展示一下作品。——能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娃娃。

教师活动:我们今天要制作的拉手娃娃是哪一种?(第3种)所以画图纸的时候要注意,

出示板书“两边都要画出头”

B、紧密连接教学

教师活动:出示一个道具(手很细的拉手娃娃),课件也展示,这个娃娃问题出在哪?

学生活动:手太细了,很容易断。

教师活动:如何能让拉手娃娃更紧密?

学生活动:把手剪粗一点。 要把连接点画——出示板书“画粗”

教师活动:除了手,还可以让别的地方连起来吗?

(教师可以拿着道具示范课件也展示,脚相连)

学生活动:脚相连或头发相连等。 要把连接点画——出示板书“画多”

4、传授剪

教师活动:画好了之后,要怎么去剪呢?请看看这个小朋友剪得对不对。(课件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主体物剪断。 出示板书:不要把主体物剪断 

教师活动: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制作拉手娃娃的重要步骤是:1、折;2、画;3、剪

 

三、探究装饰方式 

教师活动:拿出两组作品,一组装饰,一组未装饰。提问:“你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学生活动:装饰过的一组。

教师活动: 出示板书:装饰。我们可以怎么装饰

学生活动:请二小的同学来说一说。再请六小的同学补充一下。

教师活动:总结——添加上不同的发型、表情、服装、图案等。

板书:发型、表情、服装

 

四、任务布置,创作实践

教师活动:请学生欣赏一组同龄人的作品,再布置学习任务。

          任务四:请拿出准备好的比较大的折纸,剪一组手拉手的人或者动物,并用勾线笔和马克笔进行装饰。

 

五、欣赏交流 拓展延伸

师生活动:张贴展示学生的画作,引导学生进行互相欣赏。

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谈好在哪里。教师也可挑选一幅作品让作者介绍自评。(可从创意、装饰、刀工等方面评价。 

教师活动:做总结性评价。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用剪、贴等方式进行装饰的拉手娃娃,提问学生——

          “这节课我们主要使用了画的方法去装饰我们的拉手娃娃。那除了画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装饰呢?请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剪、贴

作业设计:大家回去也可以尝试使用剪、贴的方式去装饰我们的拉手娃娃。

 

六、工具整理,离开教室

师生活动:请学生整理好美术工具,再离开教室。

 

 

 

手拉手好朋友

折    短边对齐对折两次

画    边都要画出头

剪    不要把主体物剪断

装饰  发型、表情、服装

 

过程确认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不是灌输式的课堂,而是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课堂的引领者,只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 在《手拉手 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叶老师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助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接受和学到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年级孩子来说,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如果不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将知识一古脑儿地灌输给学生,他们怎么能接受得了?所以,根据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人物动态之间的“呼应”。而“呼应”对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概括的词语,得将其具体化、直观化才易于孩子们理解和接受。首先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想办法使他们成为好朋友,从而初探人物之间的“互动”。有“互动”人物之间才有联系。接着从人物的“互动”过渡到“呼应”。接着出示两个直接就手拉手的“小朋友”,请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教师的设疑中,初步了解“呼应”的几种表现方法。然后加大难度,出示四个手拉手的“小朋友”,再次请学生探究方法,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即先对折再对折→接着画→最后剪。下一步再次加大难度,出示“小姑娘”的形象请学生和上面一组简化的人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添画”的魅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几个步骤看似简单,实则用心良苦。在对如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过程中,叶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以一个“点”为切入口,从而层层递进,以至最后扩大到整个“面”的教学,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重点,拓展了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