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彭锡芳老师评课《鸟的天堂》
(2020-11-15 21:43:25)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评课 |
项目负责人 |
温飘飘 |
|||
活动时间 |
11月5日 |
活动地点 |
校录播室 |
|||
活动主题 |
试课 |
主讲人 |
彭锡芳 |
|||
参加对象 |
校语文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陆续、榕树、白茫茫”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说“天堂” 1天堂”一一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一一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猜猜“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是一个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的地方。 3.过渡: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起走进《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板块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2)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同桌互读。 出示词语: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照耀 涨潮 应接不暇 画眉 主干 木桩 发现:榕 梢 桩 都是形声字 理解“应接不暇” 学习生字:耀 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
4. 板块三、感受“天堂”
1、感受榕树的“大” 出示句子: (1) (作者从自身经历来说,巴金常旅国外,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是这么大却是第一次见,可见之大。) (2) (理解不可计数的意思。说一说为什么枝干不可计数?着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出句子读一读。)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梢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感受“卧”字,大榕树的年代久远、安详,就像一个卧佛一般。) 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他的树冠极其大,独木成林,他的覆盖面积达18多亩,约12000平方米,相当于1所学校那么大。独木成林。)
2、交流句子: A.那么多録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B.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在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理解新的生命指什么?——可能是鸟 新的树叶) 3.小组合作朗读第7.8自然段。 4.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5.小结写法: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榕树的呢? 由远及近。 (2)文中哪句话提示了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的呢?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3)作者通过描写榕树的枝、干、根、叶写出了榕树的特点,展现了榕树静静的样子,这是运用了——静态描写。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美和奇特,让人不禁赞叹天下奇观。巴金先生又会怎样描写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试课是真实课堂的一个浓缩版,教学设计或流程要清晰地展示出来。要体现与学生的交流,要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新课程理念,要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要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及语文学科语言的艺术性、欣赏性特点,要有衔接语、评价语、激励语等。板书设计是浓缩了一节课的精华,要抓重难点,力求简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重视板书的字体,字体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个体现。 温飘飘老师的这堂课表情自然,教态大方,板块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生为本,多个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一堂成功的试课。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