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杨晓霞老师公开课《分数的意义》

分类: 教师公开课教案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白海燕 |
|
活动时间 |
2019、3、25 |
活动地点 |
五1教室 |
|
活动主题 |
校教研活动 |
主 备 人 |
杨晓霞 |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老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所以分数的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分数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并理解单位“1”,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并能结合实际说明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用一个词概括------自然数。还学过分数、小数。) 你能说出1个分数吗?(多请几个学生。以1/5 ,7/18为例。你能把你说的分数写到黑板上吗?)像这样的分数你能说出多少个?(无数个)那就不一一例举了。 像1/5 ,7/18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两个分数可以表示什么意思?(预设:1/5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1份就是1/5。7/18把一堆糖平均分成18份,取出7份就是这堆糖的7/18) 这两个同学在表述过程中说了一个非常准确的词,知道是哪个吗? 板书:平均分 师:分数强调的是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反之则不能。 二、分数的意义
1、老师这里有几幅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来吗?(多媒体出示)
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把1个圆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是一份。) 你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一个圆) 你能把这句话加在前面,再说一次吗?(多叫几个学生说) 没有涂色的部分呢?说说3/4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没有涂色的有3份。)
这是什么?(一条线段)用哪个分数表示?你知道这个1/5是什么意思吗?(把这条线段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2份呢?4份呢?
你能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思吗?(把这把香蕉看成一个整体,每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1/4.)你还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吗?3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
还有不同的答案吗?(预设:2/10)说说1/5,2/10的意思,仔细看图,是把这盘饼干平均分成了几份?(5份)而不是10份。 2、同学们都能根据图说分数,还能说出分数表示的意思。看看四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预设:相同: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师:哪个是一个物体?哪个是一些物体? (预设: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数的意义不同。分母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 3、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出示)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4、低声地说一次意义。 三、建立单位“1” 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除了刚才几个图以外,还有哪些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生举例(一个西瓜或一堆西瓜,一堆糖,一包饼干,一片森林,一个班级等) 像这样的一个整体多不多?也是属干无数的。我们不再一一地往下说了。 2、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出示) 3、自然数1和单位“1”有区别吗?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4、交流反馈:商量出的同学发表意见,没商量出结果的同学请你认真呱呱别人的意见。 (预设:自然数1它是一个单纯的数字。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 5、师小结:自然数1表示一个单独的数字,它表示1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枝花,一台电脑,一支笔等等。而单位“1”除了自然数表示的以外,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一些物体,一个物体。 简单地说: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生一起说一说这句话。 6、巩固单位“1”:请找出原来四幅图的单位“1”。(图一:一个圆;图二:这条线段;图三:这把香蕉(也就是4根);图四:这盘饼干) 7、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1)想一想刚才写在黑板上的两个分数1/5,7/18的单位“1”是什么呢? (2)这里的5和18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的份数
把谁平均分的分数?—— 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叫什么?——单位“1”
补充板书: (3)分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取出来的份数,即表示这样的几份) 补充板书:……(分子)这样的几份 (4)分数线呢? 四、分数计数单位 整数有整数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小数有小数的计数单位:0.1,0.01,0.001……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分数有没有计数单位呢? 什么是分数单位?(课件出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板书: 五、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P48第7题)
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的个数 (
上行是分数,下行是分数单位。仔细看分数单位是由分数的哪个部分决定的?(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读出下面人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P48第6题) 六、全课总结 谈谈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1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分数的意义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端,学生正确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分数初步知识及及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点拨引导,以图、数结合,排列整齐的板书,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能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方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平均分一个物体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中说出分数唤醒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创新作准备。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多于形象。采用动手操作,能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建立表象而形成概念。教师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本节课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出不同的分数,这是对原有分数的拓展和扩充,这时就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探索与创造活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 反思本节课觉得有许多不足:1、对学情估计不足。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表达分数的意义,但发现学生没能很准确地说出分数必须是“平均分”的。2、分数单位的教学比单薄。分数单位就是表示其中一份的数,表达形式就是几分之一。我自认为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时比较忽视,学生在练习 中马上就反应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