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彭锡芳老师评课《我要的是葫芦》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校本教研 |
项目负责人 |
周文仙 |
|
活动时间 |
10.25 |
活动地点 |
校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我要的是葫芦》评课 |
主讲人 |
彭锡芳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教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教学目标】 1、会认“葫” 、“芦”等11个生字,会写“言”、“棵”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4、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
u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u 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 1、出示一张葫芦的图片,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绿绿的小葫芦可爱吗? 预设:葫芦 2、纠音。注意:葫芦的“芦”是第二声,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指生读,开火车读。 3、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 (出示PPT)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葫芦藤在哪呀?男孩子,你来。
师: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词。师:这个藤字读后鼻音你注意到了,谁再来读读?
二、揭题导入 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就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三、教师小结 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最后他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自由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二、生字词检查
1、指生读(2-3名学生)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你还认识它们吗?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3、全班齐读。 四、内容梳理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中,除了葫芦,还提到了谁? 预设:那个人、邻居、蚜虫 2、谁能用这几个词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结了小葫芦,不久叶子上长了蚜虫,邻居劝他,他却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可真厉害,抓住了故事中的几个事物就把故事概括出来了。那么,以后当我们读到一篇长长的故事时,也可以学着这个样子,把故事简短地和你的小伙伴来说一说。 六、精读课文 出示图片:对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1)人的表情不一样:微笑 和惊讶。 分别指出图中内容和哪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那让我们先去看看这课葫芦吧?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2、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
( 说说葫芦的生长需要经过哪些过程?(藤上长绿叶——开出小花——挂葫芦)。 请同学们标出一连串的动词。
(1)、指生读,指导朗读长满:多一点,再多一点。
(2)、强调朗读时读出“满”、“雪白”。(板书) (3)、学生齐读。 过渡语: 你瞧,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喜欢它们吗? 师:谁来夸了夸它。
(1)、指生读,加上动作夸一夸。 师:瞧,这有一个感叹号,感叹句的语气我们要读的强烈一点,再来试试!(再读句子) 师:对了,看标点读课文也是朗读的一个好办法!再来试试!(再读句子 (2)、指出作者用“可爱”一词描述葫芦。
多么碧绿的叶子啊!多么雪白的小花呀!多么细长的葫芦藤啊!多么绿的葫芦藤呀! (3)、师:是呀,只有葫芦藤、小花、叶子长得好了,小葫芦才能长得好啊,现在我们能不能连起来夸一夸这棵漂亮的小葫芦。 (5)师: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那个人就从床上爬起来去看他的(小葫芦) 中午,刚准备吃饭,又想起他的小葫芦,于是他又跑去看(小葫芦 傍晚,太阳都落山了,他还是忍不住去看他的(小葫芦)......他就是 这样每天去看,看一次吗?——看几次。真是越看越喜欢! 造句:请用每天造句。 (6)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读着读着是不是可以把这段话背下来啦。试试看好吗?老师来帮你。细长的葫芦藤上——生:长满了绿叶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渡: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5、 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师:孩子们,你们也来当一当那个人,对小葫芦说说话吧!(生自读)(抽两生读)(生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请同学们做一做盯的动作(目不转睛的) 她读的“快”“赛”字,读得很好。
师:好,我们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生自读)
过渡:是啊!在那个人期盼的眼神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多么希望小葫芦越长越快,越长越胖;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他多么希望在秋天能有好收成呀! 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指名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加上动作:皱着眉毛)
生:以前嫩绿的叶子变黄了。 生:小葫芦都落了。 重点指导:慢慢地 一个一个。(去掉好不好?) 师: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里怎样?
生:我心里很难受。 6、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生自读):“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7、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是呀,看着落了一地的小葫芦,邻居的小孩也忍不住编了一首儿歌说他呢。请小朋友拿出抽屉里的练习纸,自己去读读这首儿歌。 2、出示儿歌:一棵藤上挂着几个葫芦娃,葫芦娃。盯着葫芦笑,有了蚜虫不治,落光啦,落光啦!(自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3、师:你看儿歌里的这个棵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生:果子是木头做的,就是棵。 师:哎哟。果子是木头做的,可没人敢吃。能不能换一种编法。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住这个棵,一棵树旁边的叶子上有果子就是棵。 师:换一换是个好办法,你的办法呢?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果子的果加木字旁就是棵。 师:好的,而且你的方法还可以帮他的儿歌变一变。木,树木上面结果子,就是棵,是吧。好,我们把这个棵送进田字格,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师示范写字)先写一个木字旁,右边写一个果,注意这个横写在横中线上,撇和捺像裙子不要拖地。好,请小朋友把这个棵字写到练习纸的田字格里,注意你的写字姿势。 (三)、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棵、盯 2、观察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七、课堂小结 怎么会这样呢?其实呀,在那个人种葫芦的过程中,一位热心的邻居曾提醒他要及时治一治蚜虫,可为什么葫芦最后还是落地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节课我们帮他找找原因.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听了温飘飘老师上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觉得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课。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图导文
|
|||
过程确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