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2012-12-19 13:37: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蔡爱冬 |
|
活动时间 |
12月3日 |
活动地点 |
二2班教室 |
|
活动主题 |
对称图形 |
主 备 人 |
蔡爱冬 |
|
参加对象 |
本校数学教师 |
申请学时 |
主备2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主备人阐述:(教学设计)第一次教案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并能找出对称轴。 2、初步体验“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 3、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判断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准备:白纸、图形、直尺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介绍、要求与奖励 二、经验唤醒,初感对称。 1、猜一猜游戏 课件逐一出示衣服、小树、枫叶、飞机、蝴蝶等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 师小结:看来这些图形的另一半大小要一样方向要相反。 三、抽象概括,经历对称 1、思考:那么,请静静地想一想刚才这几个图形藏着什么共同的秘密? 师:把你的发现先轻轻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接下去请看老师这里的要求,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信封里的图形,静静地动手折一折,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动手操作,折一折。) 学生反馈: 得出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 2、验证:让学生折一折 收集学生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3、归纳:同学们,像这样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对称图形。(板书) 4、画对称轴 师:好,请同学们打开你刚才对折的图形,静静地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吗?(展开)如果你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了,就和你的同桌一起观察。 生:有折痕。 生:有一条线。 师:对,这条线它有一个名字,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并让学生念一次)这条对称轴我们还可以画出来,怎么画呢?同学们可要做好位置仔细看了,不然你就不会画了。仔细看,(黑板画一画)用一把尺子靠近这条折痕,沿着尺子慢慢地画,它是一条——直直的虚线,这条直直的虚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也正是因为这条对称轴,这一类的图形又叫做轴(板书)对称图形。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想)就用尺子和笔在你们刚才折的图形上画一画。 5、教师选择性地放上展台 师: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给你觉得不错的来点掌声吧! 6、判断: 蜻蜓、数字8、金鱼、小车等。 四、知识延伸,发展想象 探究——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码?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有想法了,你说! 分组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圆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反馈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我们发现了有的轴对称图形可能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有2条,3条甚至更多。 五、整理思路,总结学习 六、欣赏对称,感受美感 教师结语:是的,我们的生活很美,数学也很美,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其他教师意见: 1、让学生对折衣服、小树等图形后,学生反馈时,教师要强调什么叫完全重合。 2、对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时,提醒学生对折1次后,要把图形打开,再对折第2次,第3次…… 第二次修改后形成教案: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并能找出对称轴。 2、初步体验“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 3、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判断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准备:白纸、图形、直尺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介绍、要求与奖励 二、经验唤醒,初感对称。 1、猜一猜游戏 课件逐一出示衣服、小树、枫叶、飞机、蝴蝶等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 师小结:看来这些图形的另一半大小要一样方向要相反。 三、抽象概括,经历对称 1、思考:那么,请静静地想一想刚才这几个图形藏着什么共同的秘密? 师:把你的发现先轻轻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接下去请看老师这里的要求,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信封里的图形,静静地动手折一折,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动手操作,折一折。) 学生反馈: 得出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图形的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 2、验证:让学生折一折 收集学生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3、归纳:同学们,像这样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对称图形。(板书) 4、画对称轴 师:好,请同学们打开你刚才对折的图形,静静地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吗?(展开)如果你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了,就和你的同桌一起观察。 生:有折痕。 生:有一条线。 师:对,这条线它有一个名字,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并让学生念一次)这条对称轴我们还可以画出来,怎么画呢?同学们可要做好位置仔细看了,不然你就不会画了。仔细看,(黑板画一画)用一把尺子靠近这条折痕,沿着尺子慢慢地画,它是一条——直直的虚线,这条直直的虚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也正是因为这条对称轴,这一类的图形又叫做轴(板书)对称图形。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想)就用尺子和笔在你们刚才折的图形上画一画。 5、教师选择性地放上展台 师: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给你觉得不错的来点掌声吧! 6、判断: 蜻蜓、数字8、金鱼、小车等,判断时有争议,随机请学生上台演示。 四、知识延伸,发展想象 探究——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码?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有想法了,你说! 分组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圆各有几条对称轴。 提醒学生对折时,第一次对折后,把图形打开,在折第2次、第3次…… 学生反馈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我们发现了有的轴对称图形可能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有2条,3条甚至更多。 五、整理思路,总结学习 六、欣赏对称,感受美感 教师结语:是的,我们的生活很美,数学也很美,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1.突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折一折衣服、小树、枫叶、蝴蝶、飞机图形,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试一试”的教学,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完全重合”含义的理解。
在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猜一猜、折一折、画一画三个有趣的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让学生折一折正方形、长方形、圆,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体会到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在活动学生知道了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借助于多媒体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
|||
过程确认 |
教务处:朱爱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