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志红: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过渡空间

(2025-09-01 10:00:16)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本刊专访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过渡空间

——武志红访谈录

采写-本刊记者 陈育材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看见心理创始人。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梦知道答案》等

父母课堂近年来,电子产品发展得越来越快,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不可替代。但对待电子产品,不同父母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武志红是的,对待电子产品,尤其是电子游戏,父母有两种极端态度一种认为电子游戏是洪水猛兽,谈虎色变;另一种把电子游戏当成电子保姆,完全放开给孩子玩儿。

第一种父母十分常见。这类父母觉得电子游戏是极具破坏力的东西,孩子一碰就会沉迷、上瘾,既耽误学习,又影响生活。所以一看到孩子拿起手机,他们就紧张得不行,怕孩子玩游戏。

另一种父母在生活中也不少见。这类父母通常忙到没时间陪伴孩子,他们把电子产品当成保姆,忙的时候直接把手机扔给孩子,让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电子屏幕上。显而易见,这种放养存在不少隐患。

父母课堂对于电子产品,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武志红我看待电子产品特别是电子游戏的角度有些不同,这里我想结合三重世界的概念来具体说明。所谓三重世界,指的是想象空间、现实世界和过渡空间。每个人都有三重世界,孩子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三重世界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说说想象空间。大脑构想出的精神世界叫作想象空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需要想象空间。沉浸其中,人们可以超越时间或空间,体验无所不能的感觉。而电子游戏是孩子想象空间的一部分。在游戏里,孩子可以体验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比如进入古代或玄幻的情境,变身为强大的角色,实现当英雄的梦想。

父母课堂在想象空间中,我们能无限满足自己,但这并不能取代现实世界吧?

武志红是的。想象世界是虚拟的世界,沉浸久了会有不真实感。所以,玩游戏一定要把握好度。但这个度不是靠父母严格管控就能把握好的。只有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积极反馈,感知现实世界带来的满足感,才不至于让他们总待在想象里。我见过一位摄影师,他的儿子年纪虽小,摄影技术却很棒,原因就在于这位父亲经常带儿子去户外拍照,并且经常鼓励他。这个孩子拍摄的视角千奇百怪,拍出来的照片常常出人意料。父亲将他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吸引了很多粉丝。于是在现实中,孩子不仅跟摄影打交道,还跟爸爸和粉丝有互动。他非常享受现实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体验,自然不会过多地沉迷在想象里。

父母课堂此时父母或者说家庭就是孩子的过渡空间,承担着连接孩子想象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功能。

武志红你说得不错。而这个过渡空间的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生活。

父母需要思考孩子在家庭这个过渡空间里有没有权利。我见过无数的案例,发现如果孩子不想待在现实世界里,通常是因为他在过渡空间里,在和家长相处时,只能处在被支配的位置。这就导致孩子觉得非常无聊、无趣,所以他要离开现实世界和过渡空间,退回到自己的想象空间。

可以说,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现实和想象,如何营造包容的过渡空间,对孩子影响非常大。

父母课堂父母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营造好的过渡空间呢?

武志红首先,尊重孩子的想象空间。父母要明白,无论在现实世界中感觉多么棒,现实世界都不能百分百满足我们的需求。特别对孩子而言,他们的想象世界非常丰富。就像我前面讲到的摄影师,他允许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摄影,结果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奇妙,拍出各种各样充满童趣、视角新鲜的照片,深受粉丝的喜爱。因此,允许孩子有想象空间,允许他们适当接触一些比较好的游戏,做做白日梦,也是件好事。

其次,让孩子在现实中得到基本满足。在允许孩子想象的同时,孩子在现实中也需要有所满足,才不容易沉迷在想象中。我想再分享一个故事。在疫情期间,大家几乎整天都离不开电子产品。我们的一位咨询师,想了个特别妙的办法——为避免两个女儿一天到晚只和电子产品打交道,他们一起制订规则两个孩子每天拥有半小时家庭支配权。在这半小时中,家庭成员需要听从她们的支配,完成各类互动。两姐妹非常积极主动,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样,她们深切感受到自己在现实中被尊重。这样一来,孩子更愿意在现实世界待着,喜欢和家人聊天,而不容易沉溺在想象中。

在现实中,除了和人互动,孩子还需要和世界互动。因此,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发展爱好,比如画画儿、运动等。孩子和世界互动得越多,越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更加喜欢现实世界。

父母课堂对于满足孩子的现实需求,父母需要如何调整认知呢?

武志红在这里,我想引入一位精神分析师的理论,他曾说父母有一个功能叫作容器。这个容器需要把孩子的活力容纳进来,允许孩子展现他的活力。其中包含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当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二是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支持他,注意是支持而不是教育或者控制他;三是允许孩子的活力在容器中自由流动,容器不会因此破裂,也不会伤到孩子。父母调整了认知,更容易引导孩子丰富现实生活,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电子产品了。

父母课堂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