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等候时的游戏
(2024-07-05 10:09:50)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教子随笔 |
排队等候时的游戏
家长-龙秀丽
上周末,我带女儿到医院看病。由于近期的天气变化,很多孩子都生了病,门诊候诊处挤满了人。
坐下后,女儿看到周围的小朋友都在玩手机,便靠近我小声说:“妈妈,我想玩‘帮帮识字’。”“帮帮识字”属于认字类的小游戏,只是玩起来时间较短,恐怕她很快就会感到无聊。考虑到排队的时间会很长,我委婉地拒绝了女儿的请求,随后邀请她和我玩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游戏。
游戏一:拼读大比拼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正处在拼音学习阶段。每天放学后,她总喜欢给我们出几道拼音题。
此时,我把女儿搂入怀中,轻声说:“宝贝儿,平时你总喜欢考爸爸妈妈拼音,今天不如让我们来个大比拼吧。”一听到“大比拼”三个字,女儿立刻兴致盎然。首先由女儿出题:“妈妈,我们先来玩拼词语。‘医院’怎么拼啊?”“yyuàn。”她的话音刚落,我便脱口而出。接着,我让女儿拼“大夫”。“dàifu。”报出答案后,女儿挠挠脑袋,问道,“妈妈,什么叫大夫?”我不由一笑:这可是我根据场景特意想出的词语。看女儿一脸好奇,我赶紧给她做了一番科普。
几轮词语比拼结束后,女儿说:“妈妈,我想要升级难度。我们对着对面墙上的宣传画说句子吧。”“好!”我满口答应。女儿看了看墙上的画儿,说:“护士抱着一只小猫咪。”“Hùshibàozheyzhxiáomom.”我完完整整地拼出了这个句子。“妈妈,不对,‘小’是三声,你拼成了二声。”听女儿这么说,我对比了一下两种发音,果然是不一样的效果。“哇,你真厉害!不仅能考妈妈,还能把妈妈的错误找出来并且纠正,看来我要叫你‘拼音大王’了。”“嗷、嗷、嗷!”听了我的赞美,女儿冲我发出小老虎般的叫声,还扬扬自得地扭扭屁股,小脸蛋上写满了骄傲。
游戏二:看图说话
玩了一会儿拼音游戏,我抬头看看,只见队伍还是那么长,门诊室外面还是挨挨挤挤地站满了人。我突然想到:女儿的试卷上不是有“看图写话”吗?现在在我们眼前就有一幅图画,何不就此来个“看图说话”?说清楚游戏规则后,女儿开口说:“在医院门诊室门口排了好多人,他们都在等着看医生。”我接着说:“等待排队的有老人、中年人,还有孩子。”大概是受了我的启发,女儿接着说:“排队的这些人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哄宝宝。”“天气寒冷,他们都等得很着急。”看着来回踱步的家长,我适时补充。“要是大家都不生病,那就好了!”“女儿,你的心愿真让人感动。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妈妈给你点赞!”我竖起了大拇指,女儿笑开了花。
游戏三:现场学数学
玩了拼读和看图说话,接下来是不是可以玩玩数学游戏?我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回忆女儿数学书上的知识,在大脑里快速梳理出了几道题目:1.现在诊室外排了多少人?有多少个男性,多少个女性?2.在穿红色上衣的阿姨前面有几个人,在她后面有几个人?从前往后数,这位阿姨排在第几位?3.在花盆的左边是什么物体?在绑小辫子的女孩右边的是哪个人?4.在我们所在的区域里,你发现了哪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听完这些问题后,女儿快速地跑到门诊室前,伸出小手指一一清点,口中念念有词。看着她沉浸其中,我暗暗感慨:原来语文、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将知识生活化,孩子就会觉得这些知识很亲切、很好玩儿。
一次排队,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原以为会把手机电量耗尽,会让女儿急得上蹿下跳,没想到,临时想到的三个小游戏不仅巩固了女儿学过的知识,还点燃了她的学习热情。这可真是处处留心皆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