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堃:父母先自我成长,再助力孩子
(2024-06-04 11:48:08)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本刊专访 |
父母先自我成长,再助力孩子
——王继堃访谈录
采写-本刊记者
王继堃,华东师范大学咨询心理学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委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委员。2000年起致力于临床心理卫生和精神科工作。
父母课堂:20多年来,您一直专注于家庭治疗的临床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发生在亲子之间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王继堃:无论是在医院出诊还是在工作室做心理咨询,我经常能碰到父母带孩子来就诊,希望从我这里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这些父母往往一上来就列举出一大串孩子的问题:厌学、一考试就吐、做事拖拉、沉迷于网络游戏……说完,他们便把孩子推给我:“我们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回事儿。王老师,您帮忙给看看。”结果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一回到家,他们的很多问题就像弹力球一样又弹了回来。
父母课堂:这是为什么呢?
王继堃:原因是这些父母觉得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与自己无关,自己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把孩子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从家庭治疗的系统观来看,孩子出现问题很可能是其所在家庭的关系和互动出了问题,或者父母自身可能也有一些心理方面的症状。如果只有孩子改变,父母却不改变,仍像以前一样对待孩子,从长远来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孩子原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出现问题的,回家后依然被父母像往常一样对待,问题就还会出现。
父母课堂:父母往往只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却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可能与自己有关。
王继堃:是的。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很多父母通过上课、阅读文章来学习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磨蹭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变,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等等。然而,他们将理论学得很好,在孩子身上实践时却总掉链子。因为他们学的方法都是针对孩子的,并没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改变之前的惯性行为模式。事实是,如果父母不先反省自己,就很难把这些教育方法用好。
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必须觉察、反思自己,先解决并疗愈自己的问题。
父母课堂:父母的问题都有哪些?
王继堃:就像每个孩子的问题各不相同,其背后涉及的父母问题也是不同的,比如自身存在情绪和心理问题、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不和谐的夫妻关系、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困难,以及父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创伤等。而且,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父母的原生家庭。
父母课堂: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今天的父母的?
王继堃:第一种是原生家庭的代际传递。我们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及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模式,会影响我们长大后和他人互动的模式,所以父母会把自己学到的、从小体验到的养育方式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个家族里的几代人也往往有着比较相似的养育方式。如果这种养育方式不够科学,孩子难免深受其害。
第二种是有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某个愿望(理想),就让孩子弥补自己的遗憾。比如,某咨询者的原生家庭条件不好,使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他便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自己的孩子,每天督促、强迫孩子学习。但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若总为父母的心愿而活,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第三种是父母曾在原生家庭里受过创伤,成家后带着这些没有被疗愈的创伤陪伴孩子。比如,在童年经常被父母训斥或看到父母吵架,孩子会感到特别焦虑和恐惧,由此产生的感受和记忆便会储存在大脑里。在他成年后,一遇到行为和父母特别相像的人或在原生家庭中出现的类似场景,他就会重现这些记忆,并因此变得焦虑。同时,他的这些负面情绪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下一代,甚至由此出现的某些行为还会给他的孩子带来伤害。
父母可以想想:无论是婚姻模式还是养育方式,自己是不是从家族继承到一些负面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就需要从自己做起,通过自我觉察做出改变、获得成长,让创伤得以修复,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
父母课堂:针对原生家庭的代际影响,父母该如何疗愈自己?
王继堃:经实践发现,学习和利用家谱图是很好的方式。
家谱图是由一系列的符号、文字组成,能够反映家族结构、展示家族关系,帮我们了解家族信息的图解。利用家谱图,我们能够了解到自己从家族里承接过来的不良行为模式,做到自我察觉和改变。另外,每个家族都会传递着一些资源(比如某项优良品质),需要我们通过家谱图进行寻找。日后当面对困难时,我们就能够发掘并运用这些资源,获得有效的支持。
父母课堂:针对教育孩子时出现的负面情绪,父母可以采用什么解决方式?
王继堃:父母可以先记录一下,在什么样的场景、时间、地点下,什么样的事件能使自己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因为很多时候自己产生愤怒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个点激活了自己内在的伤口,比如刚才提到的曾在原生家庭里受过的创伤。
随后,我们需要觉察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自我需求。可以追溯过去,比如童年时期,自己在跟父母或者身边其他养育者互动时,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负面情绪,当时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通过这种方式仍无法解决,父母也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父母课堂:父母只有先调适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实现自我成长,才能从根本上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解决孩子的问题,助力孩子的成长。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