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余光困扰的男孩

(2024-05-03 13:11:39)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走进青春期

被余光困扰的男孩

-马志国

男孩刚上高中,由母亲陪着来做咨询。我先与男孩母亲交流。

男孩母亲还没开口眼泪就下来了:您快帮帮我们吧!

我递过纸巾:您慢慢说,别着急,孩子怎么了?

这孩子本来挺好的。几个月前,我发现孩子总是心情不好。问他,他说没什么。后来发现孩子不愿见人,即便和大家待在一起,他也总是低着头,不敢看别人。我问孩子,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么痛苦?他哭着说都是因为余光……

余光?

对,您说奇怪不奇怪?为这,孩子的学习也退步了。我们就觉得孩子得了奇怪的病,准备带他去看医生。但是,孩子不愿意去。我们真的蒙了,您说,余光怎么让孩子这么痛苦啊?

心理探究:余光恐惧

接着,我跟男孩单独交流。

男孩求助的愿望很强烈,用手指着自己的两个外眼角,说:就是这儿,我总感觉我的余光影响了别人。我查了,我这叫余光恐惧症。唉……

我问:可以举个例子具体说说吗?

男孩抹了把眼泪,说:比如,身边有人时,我从余光中看见别人,就会觉得别人看到了我在看他们,他们还会露出反感的表情,会在心里说我……

你是说,当你用余光看别人时,会觉得别人对你这种做法很厌恶,甚至心里有很多非议:这个人用余光偷看,真讨厌。是这样吗?

男孩点头:对,对,就是这样。然后我就努力控制自己的余光。可是,我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了。我想尽了办法,跟余光斗争。为这,我整天惶惶不安,没心思学习。唉,真是太痛苦了……

我问:那你还记得第一次用余光看人是在什么地方吗?

男孩脸红了:第一次是在教室里。当时正在上课,我从余光中看见一个漂亮女同学。就在这时,那个女生刚好回头。我就感觉那个女生一定看到了我看她,肯定觉得我很讨厌。从那以后,只要有女生在,我就担心自己的余光影响了她们。再后来,不管面对谁,都会有这样的困扰。

说完,男孩长吁了一口气。我握住他的手:说出来心里是不是轻松多了?

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是。跟谁也没说过。跟您说出来,确实轻松多了。

心理解析:被余光困扰的心理缘由

我笑了:你说的余光,其实是人类视觉的自然现象。人的视野很宽,不仅能看到眼睛正前方的东西,还能看到两旁的东西。余光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男孩点点头:是啊。可是,为什么让我非常苦恼呢?

我以问代答:说心里话,你怎么看待男生偷偷看女生?

男孩像认罪一样:不好,思想不健康,我不应该那样看。

至此,男孩被余光困扰的心理缘由基本清晰了。

一方面是对怀春心理的排斥。男孩进入青春期,感受到由性生理发育带来的性心理体验,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女孩的关注和爱慕。这种怀春心理,对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来说,是正常的心理体验。但是,男孩对此非常排斥,不敢坦然面对,又挡不住怀春心理的涌动。

另一方面是自我心理的投射。人常常会用自己的心态解读别人的言行举止,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作用。疑人偷斧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男孩认为用余光看女孩不健康,并把这种心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被看的人一定会认为自己不好,并厌恶这种行为。

就男孩的情况,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有意回避了“余光恐惧”这几个字。心理咨询的重点不是给他贴个余光恐惧症的标签,而是帮他找到余光困扰背后的心理缘由,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

心理对策:学会接纳自己

一方面,调节认知。心理学中的ABC理论告诉我们,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是由于人依据自己内心不同的认知评价,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自我解释,最终导致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由此,男孩意识到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一是正确认识余光现象。我问男孩,他的余光是否影响了我,男孩摇头。我也表示他的目光自然正常。随后,我们又讨论了几个相关的具体事例。男孩终于认识到,所谓余光影响别人,跟疑人偷斧一样,不过是自我的心理投射。二是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变化。我们就男女同学的相互吸引、彼此喜欢,以及初恋感情等心理,结合具体事例做了较多生动的讨论。随着交流的进行,男孩的神情越来越轻松,脸上露出了笑容。

另一方面,接纳自我,顺其自然。一是对余光顺其自然。当男孩明白余光是自然的视觉现象,并不会影响别人之后,目光变得更加自然,不再过分关注余光。二是接纳自身的身心发展。男孩被余光困扰的主要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看待青春期心理。当男孩认知转变后,我建议他顺应自己的身心发展,不刻意逃避,不过分关注。同时,建议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运动中释放自己。

后续,我跟男孩母亲又深入沟通,点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男孩母亲很快反思自己太过焦虑,给了孩子太多的消极心理暗示,表示之后会尽量避免。

大约两周后,男孩母亲发来微信表示感谢,说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越来越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