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温暖缺爱的心
(2023-11-01 09:50:16)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家校频道 |
家校合作温暖缺爱的心
文-毛一珺
当分班名单公布后,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哎呀,张程侒在你班上啊!”一打听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相当出名的孩子,刚入学就打伤同学、损坏公物。
开学报到那天,想到要面对这个孩子,我不由心情忐忑。“老师好,我叫张程侒。”随着稚嫩的声音响起,一个眼神憨直的孩子出现在我面前。望着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生,我怎么也无法将他与那些“恶名”联系在一起。
然而,很快他就“原形毕露”,每天关于他的小报告纷至沓来。上课时他随心所欲,要么突然发出怪声,要么站起来在教室里起舞。奇怪的是,每次做出反常举动后,他都会观察大家有没有在看他,看他的同学越多他就越起劲。
有一次下课后,班上的孩子一拥而出奔向我,嘴里嚷嚷着:“毛老师救命啊!”“老师,张程侒疯啦!”……我急忙走进教室,却见张程侒喘着粗气,涨红着脸瞪视周围的同学,一双拳头攥得紧紧的。原来,由于他扰乱课堂秩序,老师用指头点了他肩头一下,没想到他“哗”地站起来掀翻桌子,又把凳子高举过头顶想要砸下去。幸亏老师手快一把接住凳子,才避免了一场事故。我赶紧安抚教室里的其他孩子,稳定张程侒的情绪。他环顾一周,发现所有同学都在看着他,这才满意地坐下。联想他平时的表现,我忽然有个想法:难道张程侒做出这些行为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吗?
我先向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她告诉我张程侒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家中只有奶奶照顾他。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安排了一次家访。当我来到他家时,张程侒热情地引我进屋,还拿来零食塞在我手里:“老师,这个可好吃了,你快尝尝!”可当说起孙子的情况时,奶奶眼中竟然泛起泪光。
张程侒小时候被父母带在身边,家中长辈对他也都是极尽宠爱。在他3岁的时候,妈妈生下了弟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弟弟那里,对他的关注少了许多。小小的他常常整夜哭泣,导致出现腹股沟疝气,经历了两次手术。妈妈没有精力照顾两个孩子,就将他送回老家托付给爷爷奶奶。由于工作较忙,父母很少打电话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爷爷奶奶因为年迈精力不济,并且爷爷也要外出打工,无法给他足够的关爱。渴望获得别人关注的他,便常常在学校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同学们不明所以,纷纷疏远他。他很难过,回家后常常向奶奶哭诉:“我为什么没有朋友?”
家访归来,我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讨教。他们告诉我,在与这类学生相处时要多一点儿耐心和爱心,多一点儿理解和鼓励。于是,我开始尝试新的做法。
为了防止张程侒突然情绪不稳,做出过激行为影响其他同学,我把办公桌搬进了教室,将他的座位安排在我旁边。每天我都睁大双眼,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寻找他的“兴趣点”。哪怕他只有微小的进步,我也会在班里给予表扬。当他出现不当行为时,我总会及时纠正,并且询问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感想。听着大家的议论,张程侒似乎有些难为情,又有些不服气。于是,我又问同学们:“如果张程侒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你们愿意和他做朋友吗?”“愿意!”我便请他们一块儿帮助张程侒,监督他改掉坏习惯。渐渐地,同学们待他越来越友好,他也越来越积极地改变自己。
由于父母在他成长中的缺位,张程侒内心有一些焦虑,导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此,我特意请家长来校陪读一段时间,就近观察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状况,认清他身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家长对自己的关爱。
通过沟通,我协助张程侒的爸爸制订了家庭约定和每日必做提醒,并将其张贴上墙。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刚开始照着规矩做确实有些困难,但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我希望几位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鼓励孩子,推动他进步。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张程侒不再频繁地捣蛋,上课坐得稳了,偶尔还能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能和同学一起玩耍。他脸上的笑容多了,人也开朗了许多。在学校评选“班级进步之星”时,全班同学一致推举张程侒。
教育孩子就像合力划船,老师和家长各执一支桨。只有双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各负其责又齐心协力,孩子才能满载爱与希望,奔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