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2022-04-01 08:55:34)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实验区之声 |
家校共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文-周雨泽妈妈
那年9月,我的孩子入读小学。与许多家长一样,我很关心孩子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为了给家长答疑解惑,詹晓丽副校长在开学前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从入学适应、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三方面进行讲解。
通过听这场讲座我了解到,幼儿园主要以“保育”为目的,小学则要求儿童以学生的角色全面、系统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所以,“幼升小”不光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样。
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午睡起床后,老师会帮着穿衣服、梳头发、洗脸等。进入小学后,老师就不会再帮着做这些事。如果在放学接孩子时,发现他们衣冠不整,特别是女孩子出现头发凌乱的现象,家长可能容易和幼儿园时期做对比,在心理上产生落差。但是我们要知道小学阶段毕竟和幼儿园不同,小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老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没有那么多时间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所以,家长要着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转眼间开学了,我决定运用从讲座中学到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些具体的规则。首先,我们商定早上起床、洗漱的时间,让孩子知道按时做事、有条不紊,都是一个小学生应该做到的。其次,我和孩子约定每天放学回家后,用10分钟洗手、喝水,如果很饿可以先去吃点儿东西再开始写作业。根据作业完成进度,我会提醒孩子注意时间。作业完成后先由孩子自己检查,之后我们再一起检查,评估当天的情况,包括对错、字迹是否工整、书本有无破损、做作业有无超时等。要是评估情况良好,我会适当地给予孩子表扬和小奖励。
就这样,按照这些方法孩子顺利地度过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孩子不再为早上起床生气,也没有为完成不了作业苦恼。对于一个容易焦虑却又没有经验的妈妈来说,这一切真是极大的惊喜。
还记得孩子入读小学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学校组织了一场亲子活动。本来那天我因为比较忙没打算参加,但是孩子的班主任全力动员,我便答应了。刚到操场的时候我有点儿紧张,因为这次活动跟运动有关。平时我不爱也不擅长运动,怕自己做得不好输了比赛。没想到当孩子在人群中看到我后,对着我开心地笑,好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顿时,我心里所有的不适和紧张都消失了。
这场为一年级新生举办的亲子活动,从项目的设置到程序的安排,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虽然只有半天时间,却让我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也让我和孩子一起得到许多收获。
活动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孩子格外开心,对我说“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来,要是你不来我会很伤心的”。原来孩子什么都懂,他们的内心是这么敏感。是啊,比赛什么的无所谓,重要的是亲子陪伴。
短短一年的经历,让我懂得家校共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