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史文物·七十年前的胸章

(2024-01-01 09:35:25)
标签:

军史

文化

分类: 军史

军史文物·七十年前的胸章·总政文化部文艺训练班

第一期毕业七十周年

陈艺鸣

 

1953年8月至1954年1月,总政文化部在北京丰台区六里桥举办了全军第一期文艺训练班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规定以行政军级单位科目选送学员先父陈久安,时任20军59师文工队分队长,有幸入选曲艺快书科,师从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其生前珍藏的胸章及毕业合影(位于后排左三),可视为部队文艺工作建设发展历史的实物史料,弥足珍贵。

军史文物·七十年前的胸章
军史文物·七十年前的胸章

胸章表示军人身份的标志标明佩戴人的姓名、职务、部别和颁发时间及其编号等。这枚学员入学后所换发的新胸章,某个细节引人关注:“部别”不是原所在单位,而是“总政文化部文艺训练班”。这意味着,学习期间具有学籍性质的身份资格,名义上的隶属关系也有了临时变动。事实上,文艺训练班虽然是短期的,但却是我军自1934成立于瑞金的高尔基戏剧学校”、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之后,面向全军的专业的文艺培训机构,尽管是非定期、非学历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效地替代和发挥了正规学校学员的功能。在1953年开办的第一期(曲艺科目)之后,还陆续举办了舞蹈演员训练班1954年,学员李首珠、1956呼和格日勒)、声乐训练班1954年,学员贾世骏等)、合唱指挥训练班(1956年,学员何仿等)。除了总政文化部,当时各大军区也开办了各类文艺训练班,例如1954年华东军区的山东快书训练班。在我军正规艺术院校成立之前,这类全军、大区等各级规格的短期训练,是当时培养我军基层及专业文艺骨干的主要途径。

1960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专科学校”)正式开学各级各类训练班渐次结束使命,遂成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