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爱吾师(六十七)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五·江苏教院8)

(2020-04-14 09:32:20)
标签:

江苏教育学院

中文系82级

古代文学

吴文治老师

分类: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六十七)

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五·江苏教院8

吴文治老师

 吾爱吾师(六十七)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五·江苏教院8) 

吴文治老师,高个儿,厚道朴实,和蔼谦逊。第四学期教我们古代文学元明清部分。开始以为吴老师是从南京师范学院调过来的,因为听他说过,当时南师校园内一些人文景观的名人集句是他设计的。后来才知道,吴老师是江阴人,1949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国文系,1952年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留校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研组长、学报《教学与研究》常务编委、校学术委员、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研组长及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后来调入江苏教育学院,是当时中文系唯一的正教授。在南京师范学院是兼职教授。

元明清文学的教学重点,是杂剧、传奇、散曲和小说。在同学们的要求和建议下,对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吴老师在指导提示之后,让同学自己充分阅读体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吴老师治学严谨,教风学风细致缜密,这在一些教学细节中可见一斑。例如: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江上相候,见舡到便来报我知”,“壁衣”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吴老师补注为“墙帷”;“舡”为注音,补注为“chuán”。

“坐服于禁,水淹七军”,“坐”无解,补注为“坐定,不费力之意,如‘坐享其成’”。

“因将军贤昆玉无尺寸之地”,“昆玉”补注为“兄弟”。

“鲁子敬,你听这剑界么”,“剑界”,课本注曰“即剑”,吴老师补充:“‘界’读作‘嘎’”。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白”无注,吴老师补注曰“白夺,即誓夺”。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吴老师补注“文齐福不齐”为“考不中”。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他”字未注,语义不明。补注点明为“妓院”。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教材注曰:马户,“驴之拆字”,刷子去刀,即“吊”字。“驴吊”系骂人话。吴老师补充:“又解:骑木驴,遭洗劫”。

另外,吴老师还顺便给印数已达26万余册的教材做了版本勘误: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吴老师指出“尿绰”当为“绰尿”。

《秦士录》“呼酒歌啸以为乐”,吴老师校改为“呼酒啸歌以为乐”。

——这些补充和修正,看似细枝末节,却是真切地反映了吴老师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深厚扎实的学问功底。

吾爱吾师(六十七)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五·江苏教院8) 

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下编第一、二册课堂教学部分篇目

    由于吴老师“好说话”,所以,期末考试,一向最为头疼的古代文学,这次却比较轻松。毕竟,毕业在即,已是军心“动摇”,归心似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