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爱吾师(六十五)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三·江苏教院6)

(2020-04-12 09:52:58)
标签:

江苏教育学院

中文系

古代文学

周明老师

分类: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六十五)

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三·江苏教院6

 

周明老师

 吾爱吾师(六十五)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三·江苏教院6) 

周明老师,徐州人,“文革”前就考取山东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因动乱而中断,1978年,以39岁之“大龄”,再次报考,被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1981年硕士毕业,任教于江苏教育学院。1982年秋天我们入学脱产进修,我的同座兼室友马鸣涧来自徐州师范学校,和周明老师曾是该校语文学科同事,彼此熟稔。周老师写了关于《长恨歌》有无主题的论文,投稿《文学评论》,得了编辑回复,便过来与马鸣涧交流;马鸣涧在宿舍里废寝忘食好多天,写了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论文,周老师评价“是一篇力作”。你来我往,切磋学问,自然融洽,全无师生之别。委实令我等好生羡慕。

大约从第二学期开始,周老师给我们82级上课,主讲汉魏六朝文学。所用的教材,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和第二册。《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辞赋、三曹、建安七子、陶、颜、鲍、沈、大小谢,以及王褒、庾信等,都是学习的重点。

吾爱吾师(六十五)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三·江苏教院6)

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编第一、二册部分篇目

当时高校文科一般都比较重视古代文学,周老师曾回忆,读研时同窗之间“比拼”各自本科阶段古代文学所占的课时,结果是周老师的母校山东大学最多——每周八节!当年学业“负荷”如此“超重”,难怪周老师功底深厚,讲授起来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或许是师范教育出身的缘故,“师范性”基因优秀而强大,周老师的教学特别擅长于作品的艺术分析和美学鉴赏。对其主题思想的挖掘和揭示,往往知人论世,精辟透彻,画龙点睛;而对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则因品而析,或简或繁,恰到好处。例如,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周老师评点道:“以大海的形象抒写自己吞吐宇宙的胸襟和气概。先以岛侧面写海,再直接正面写海。虚写包容万象。”潘岳《悼亡诗》,则全方位、多角度逐层分析,尽显其情:“一、叙述冬去春来,妻子已永归黄泉。二、描写不得志,强忍伤悼,离家回任之情。三、叙述在故居盘桓,睹物思人(物在人亡)。四、描写爱侣亡故,己身孤独之情。五、叙述春又归来。六、以希望忘忧减悲来描写思念亡妻的痛苦。——叙述和描写穿插,叙述推动抒情,抒情又引起叙述;思念之情连绵起伏。特点:一、把叙述与抒情交替交叉,互相推进,展示悼亡的内心世界。二、善于运用矛盾激起感情波澜:1、淹留与离去的矛盾;2、物在与人亡的矛盾;3、希望(减忧)与实际(难忘)的矛盾。”另外,对王粲《登楼赋》、鲍照《芜城赋》和江淹《别赋》的分析,都很详赡而透辟(如下图课堂笔记所示)。

听周老师的课,不仅是一种审美享受,而且对我们这些进修老师来说,更是一种示范观摩,具有“活学活用”的实际意义。因此,比我们早一年入学的81级学员,也经常到我们班上来“蹭”周老师的课,再听一遍。

就这么意犹未尽地上了一个学期,躲不过的考试又翩然而至。周老师对待考试,跟上课一样兢兢业业,毫不马虎。在大家的恳切要求下,心软而不手软,开出了一份既全面又细致的复习“菜单”: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知识,又分12个要点,从“汉代乐府机构的设立”到“刘宋山水诗的兴起”,每一题的答案都差不多是一篇小论文;第二部分作品分析,包含20道参考题,从“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到“此中有真味,欲辩已忘言”,而且,规定答题时,必须适当地、完整地引用相关诗句,于是,像第18题“左思的《咏史》八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发展道路”,就必须答对4个要点,至少引用14句诗……

考完之后,大伙儿莫名兴奋,说是可以直接去报考该方向的研究生了!

吾爱吾师(六十五)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二十三·江苏教院6)

关于《古诗十九首》、《登楼赋》、辞赋简介的课堂笔记,以及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994年,周明老师出版了专著《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学界评价为“填补空白”之作。作为曾经的座下弟子,仅从目录之一节“主与宾——人物间关系的设计:1.烘云托月关系,2.正反对比关系,3.双星相映关系,4.众星拱辰关系”,就感受和领略到了周老师特有的手笔风格。由此而进一步畅想:如果周明老师继续写一部《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也一定会别开生面、独领风骚的。

【补记】马鸣涧同学阅后补叙一则关于周明老师的轶事:周明老师当年考研究生还有个趣闻呢,试卷有关于《离骚》主题、艺术手法等分析,他直接把全文默写上边,加之一手漂亮的小楷,引起轰动,据说当时直接拍板录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