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hajun
chaju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80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一级导演曹琳先生为《雕刻时光》(陈久安著)题序

(2017-07-14 10:23:46)
标签:

传统

家世

情感

分类: 评论和史料

雕刻时光的“快三枪”(  

     不错,“忽悠”久安同志整理出版文集的是我。如今手捧这份沉甸甸文稿,我陡增敬意。

     一个江都乡下的苦娃子,当过兵,战沙场,杀过长江又跨过鸭绿江。戎马生涯穿行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血雨腥风、硝烟沙场。他以文代武,以笔当枪,一路欢歌,扫描军旅,给烽火岁月披上了诗化的橄榄绿。他转业到江城,融入工厂,拥抱火热的生活,进一步钻研创作和表演,烙下了产业工人朴实的心声和愿望。他身体力行,首开三塘杯、汇龙杯、海花杯三大曲艺大赛平台,首创“濠滨夏夜”纳凉晚会和“迎春百花会”……留下了一串串不老的情话、难忘的时光。

他说:一个群文工作者,尤其是群文工作者的组织领导者,既要有“呼风唤雨”闯得开局面的魄力,更要有“拿得出手,干得像样”行家里手的功夫。我以为他的功夫体现在一个“快”上。

说他是个“快三枪”,他快就快在——捕捉热点快,创作文本快,排练成效快。

战争年代,无论是在阵地前沿、掩体战壕、行军途中、登陆艇上……战斗的一线是他创作的一线,他坚持写兵演兵为兵演。淮海战役中,他跟随突击部队追歼敌人,战斗很激烈也很残酷。一个机枪组长中弹牺牲,副射手悲痛得伏在组长尸体上嚎啕大哭,这是会影响军心的。他当即掏出了竹板(当时唯一的文艺武器)进行战场鼓动:“叫同志呀,莫悲伤,战斗总会有伤亡。快为组长去报仇,架起你的机关枪……鼓起勇气冲上去,杀敌立功无尚荣光!”没想到这几句普通的快板,此时此地竟有如此威力,激动得副射手像发怒的狮子,端起机枪冲进敌群,杀出一条血路,使部队迅速前进……这样即兴的大白话文本读起来入眼入情,说起来上口上心,这是最质朴的,也是最文化的。

他还善于在政治空间、艺术空间、生活空间的重合点上很快把握住创作的最佳切入口,做足文章,做好文章。

和平年代的部队建设已经融入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全军、全民学雷锋、学好八连。他以自身独创的经历,站在军民共建的坐标上,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篇《“包夫人”与“包青天”》,用艺术的感性形式,通俗的语言,敏锐地捕捉到廉政建设的共同关注点——家有贤良好妻房,男儿得福免祸殃。党员廉政谋民利,青山不老绿水长。

江海大地上数十度春秋,他早已融入了这方热土,视为自己的故乡。大型南通组歌表演唱《青山绿水故乡亲》就好似他献给故乡深情的歌、浓厚的爱……

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使得他在创作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这本文集涉历诗歌、戏剧、曲艺、小说、散文……不少时政宣传的作品,如今依旧好看耐看,吊着你的胃口要往下看。我认为这是他创作宗旨“寓时政于乐”“以雅趣润心”的践行。久安总是屁股坐在百姓观众的板凳上审视自己的作品,要有戏味儿,有戏可看。就拿曲艺作品来说:徐州琴书、苏州评弹、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单弦、数来宝、快板书,乃至南通弹唱、民间小唱、墙报诗,趣味盎然的开篇、书帽儿,扑面而来的是姑苏的吴侬软语、河南的中州古韵、徐州的东楚沉吟、胡逗洲的方言俚语。作品遣词填韵,中规中矩,添情添趣不伤文章。架构作品,熨帖得体,流畅质朴不失文气。让我这个曾经在专业文艺团体从事曲艺创作演出的票友,不得不叹为观止。

他与诸文友联手快、融通快,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记忆。从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那些渐行渐远的前辈:孙大翔、陶应衍、余左铭、杨谷中、朱秀文。还有学有大气者:龚德、沈启鹏、许荣庆、陶家伦、吴尧、陈达、王聚宝、钱则尧、余践耳、杜友农、王强、王鸣……一部文集,看到江城文人雅集的种种温馨场景。

一个演员、画家或其他文艺工作者,都有可能一举成名而享誉终身。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往往勤奋一生却默默无闻。然而久安的作品和创意,在军号悠悠的战争年代产生战斗力,在机声隆隆的厂矿码头激发生产力,在豪情汩汩大社区的舞台上折射出亲和力……文集不啻于是一首人生的“长征组歌”,可看、可唱、可演,兴许可当史读。

有一些漫溢着油墨清香的文集,总是恬淡悠然地期待着与每一个寻访者晤面。而览阅这部文集中的一个个作品,似乎都能看到一次次文化沙龙的历史情景再现。文集不属于久安个人,而是一代相关文人构建的历史画廊。

文集流淌着文人的意蕴,雕凿了久安同志半个世纪的时光……我遵友嘱拟以《雕刻时光》为名。

是为序。

20093.23  二稿于宁

注:

1.爷爷陈久安视为知己的好友曹琳先生已于2012年不幸去世。现转发本文,亦谨表敬意和悼念。

2.《雕刻时光》,陈久安著,江海文库·特辑,南通市文艺联合会2011年6月刊印(参看图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