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那些事之我见

(2022-05-18 06:14:37)
分类: 我与书法

 书法那些事之我见

                                                     俞黎华  

 

友人要我在老年文化活动中讲讲书法。没有具体要求,时间30 分钟左右。

   到了会场才知道是老年社团新会员培训内容,据有关领导介绍,书画是他们所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俞氏乎立马确定,就针对老年朋友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常见的的事情讲起。

    饭前先喝汤,胜过开药方。开讲我得先来点书法基本理论的鸡汤滋润一下:

    书法一词,可以分开讲:书,就是学问学养,与其直接关联的是:文字学和文学、篆刻;间接相关的是美术、音乐、戏曲等艺术甚至中医、武术等等都在相关其间。书法是最高级的艺术。因为它在宏观上是哲学中的艺术,艺术中的哲学。折射反映的是人的精神情怀,审美情趣,这是书法中的灵魂。

     法,就是方法、法度、法规、技法方面的东西,像人的四肢五脏六俯,依附在灵魂里面。能称为书法作品的,必须同时具备这两方面内容。

    给书法下个定义说来,我依旧坚持早年形成的认识,即:书法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藉以流露与表现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传统的造型艺术。因为这句话,是个基本的原则问题。从中不难发现,毛笔、汉字、法度(传统)、情感这四项要素必备。有了这SI项基本原则,诸多迷惑就可以看破。比如当下走火入魔般的笔墨杂耍,一不书写汉字,二不用毛笔正常书写,都经不起原则的检验,所以不管怎样折腾,和咱们书法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书法的历史很久远,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至今也有三千多年了,秦汉、东晋、隋唐、北宋、民国以来,都是重要的发展时期。解放初期,据说章士钊就书法是不是艺术, 曾征求共和国主席的意见,主席委婉却又旗帜鲜明的回答:中国多一门艺术有什么不好啊。新中国百废待兴,另外在对书法的认识上也有误区。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就不认为书法是门艺术,这也代表了一些学人的认识, 中国美术家协会1949年成立,而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整整晚了31年。现在书法的地位有很大提升,书法学这门学科取得了广泛的认同经过近40年来,新时期书法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有民族性、全民性两个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一是再没有比书法更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了,二是,再没有比书法参与人数更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了。 但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刚才讲到混迹书坛的江湖杂耍,本不是书法,却还有市场拥趸,甚至引起热议,这不能不想起吴冠中先生的一句话“美盲比文盲还可怕”。

    我想说,书法普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意识,书法繁荣的深层是求得发展。所以就有了精英人物、经典作品的需求。就老年朋友学习书法来看,也存在人数多,尖子少的问题。当然有许多老年朋友通过书法是为了健身娱乐,这也很好,无可非议。但确实有些人,想往艺术性方面靠拢发展,但不得途径,或听了一些砖家方士的指教,迷惑不已。我作为专业人士,自己也已经步入老年,自然想说出我的体验,也是相当多书法人的经验,这既是在学习书法道路上的捷径,也是学书的不二法门,这就是临摹。只要决心已下,方法得当,持之以恒,三年定有成效。再次奉送老同志一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欲速则不达。得大道者甚至刮目相看。

    讲到这里,我觉的该告一段落,尽管只讲了二十来分钟。至于学书为什么要临摹,从何种书体入手,怎样选帖,如何具体临摹,当为后话,下回分解。尽管大家还想再听听,还是选择了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逮住
后一篇:致敬梁修先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