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

(2022-05-07 10:37:45)
分类: 书画评论

参观《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

  

俞黎华 

 

  • 按:今年五月,是鹊华书社成立15周年。最近,该社的负责同志,向我索取2018年1月,发表在我的博客中,我写的 参观《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一文。现将该文(不做修订)再重新发表一次,以应雅命,亦为鹊华书社15周年社庆相贺。


元月15日上午,我参观了《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之前李向东兄邀我参加开幕式,因为有约在先,且无法错开。自觉有碍友情,未能先赏为快。但友情无处不在,当向东兄知道我昨天上午可去,自己无法抽身,委托姜晓征陪我前往,并安排值班作者接待,吴耀兄随后也前来陪观。

参观《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
       展览领衔者李向东、吴耀、陈威光三位老兄,皆我相识30多年的书友。看他们的作品,有一种故友相逢之感。他们和其他12位年轻书友的联袂展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保证了展览的厚度。其实三位从书法来讲年纪未老,只是作者群中的50后而已。不少年轻作者大都受到他们程度不同的艺术教育和影响。事实上这是一个志趣相投,书以类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沙龙式的书画作品展示。在多以官方、协会等固有展览组织模式的当下,如此大型清新,富有相互交流见解、倾听不同声音的沙龙性自助式的书画展示活动,令我刮目相看。

 

本着学习的目的,我看的较为仔细。一上午时间看完150件展品。书友们要我提意见,我说一个字,好!他们不依。我说两个字:很好,他们不认,我说三个字:非常好,他们不从,我说四个字:真的很好,他们不干,我只好说五个字,真他娘的好!众人皆笑。我说这绝非戏言,大家知道,世间只有亲娘真,情真的作品是个宝。整个作品无论自运还是临帖,都是情真意切。不评奖,不摆功,不花样,不取宠,抒胸臆,有真情。年长有序,艺术面前作者平等,绝少矫揉造作。这是要给于充分肯定之处。

 

这个展出离不开全体作者的努力,可以说他们全都拿出了近年的佳作。由于作者较多(每人10件作品,可以成为个人的微型展览)众川汇海,就使得作品的风格非常丰富,每人都有自己艺术面目与追求,可谓形式多样、五体俱全。

 

书友们邀我点评,我说没有一定的高度,进行所谓点评,点评者往往失之于准,过于深入点评,往往是失之于度。鲁迅曾经说过: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我们真正要讲的问题,纯粹是自己内在的感受,是属于体验性的感情的东西,是说不出来的。而且点评者终将也是被点评者。但这也算是一种交流。俞氏乎对一些作品,谈了我个人的看法。

参观《鹊华书社书画作品展》

向东兄作品,长篇巨制的行书乃其长项,矫健老道,英姿勃发。 吴耀兄的行草书,多元汲取,捭阖纵横、笔墨酣畅。艺术感染力浓郁。 威光兄用笔清灵洒脱,尤以酒后书那副,痛快酣畅。相信:酒后不开车,写字酒多喝,可谓书家创作信条。


丁力也是我记忆中的朋友,我挺喜欢他那句 “书法真挺好玩的,书法真挺不好玩的” 话,有这样的体验,相信可以把书法玩得更好,但更要从不好玩处下力。姚秀明展出的花卉等国画作品,画风清雅,粗细动静,对比有致,表现了专业画家的艺术功底。连同他早年临仿范宽的山水巨幛,都为展厅的视觉效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秦可的行草书飘逸通畅,隶书还可在汉碑的高古气象方面下些功夫 。吕晓东我与其当面交流过,他用笔沉稳,线条扎实,草书在谋篇布局上应有大局观,涨墨处还应体现层次。其实,他的楷书不俗。郭震的作品,我喜欢其楷书陶诗,书风闲雅,与所书文意相谐,且有六朝墓志意味。刘伟楷书心经,书写轻松自然,字里行间有淡淡的隋唐楷书古韵。赵鸿羽作品有晋唐气息,线条质量讲究,学习米芾颇有收获。看出他在临帖学习方面,有过较多的努力。陈钝之书写生动,注重运用形式,汉隶作品笔墨意趣盎然。 年龄不大的董哲行书、楷书功力与格调不俗,难能可贵。孙旭学习王铎,初得面目,还需要在精细深入方面,进一步上下求索。

 

还有两位巾帼作者,单独来说。赵爱丽是我早年就曾熟知书法圈子的人,如今作品有“士别三日”之叹。其隶书对联有汉碑风范,章草静穆古朴,国画作品也清新可人。徐红作品多是章草,奌划稳健。李商隐二首比较完整。还需在“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方面进一步磨练。

 

最后一点,说说遗憾之处。我没有看到作者们从文意到书写原创一体化的书作,即便有也不多。“自弹自唱”、“自导自演”、不是炫技,而是更好进入角色,创作出更能打动人心,更丰满的书法精品杰作。这是书法作者理应拥有的文化修养。这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冒味对整个展览中,每个作者的作品,谈了自己的看法。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从他们作品中,自己得到学习和启示 。这管窥之语也算是对向东兄等作者热情相邀的一种回报。就像读到一篇美文,哪有不为之点赞的道理。我还写下一首七律,赠给鹊华书社的书友们:

 

         参观《鹊华书社书作品画展》有感

       齐烟九点鹊华烟, 更有鸥波公谨缘

       一卷美图誉画史, 千年佳话颂前贤。

      初心藉古童年志, 使命开新壮士篇。

      秋色清思多雅意, 春光舞墨着先鞭。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