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版红薯司康》

标签:
红薯司康松饼酵母发酵 |
分类: 厨房笔记@小猫学烘焙 |

一直欠吖土姑娘一个酵母版本的司康,今天总算是写出来啦
其实这个超萌的红薯司康我早在之前做烤箱版红薯甜甜圈(点击查看)的时候就一并做好了,只是照片拍好后就一直躺在某个角落没来得及去理会它。
呃…那样讲也不准确,事实上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组照片拍得挺满意的,我就没舍得把它早早的放出来......汗s自己了
所以这算是个怎样的怪心态啊??我自己也没弄明白
这个方子做出来的司康很松软,而且过程极简单,只是面团要放置过夜所以花的时间长些。
我之前做烤箱版红薯甜甜圈的时候,一个大红薯用微波炉叮熟压泥,刚好得到了1+1/2 cup的红薯泥,于是用了其中的1cup做甜甜圈,剩下的1/2 cup就做了这个司康。
红薯泥我是把红薯表面戳了无数小孔,然后直接放微波炉叮熟的,因此没有额外的水分;如果用南瓜泥的话,品种不同,烹调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水分也不同(相信大家肯定觉得我这番话是废话,就此打住)。
事实上做这种“东西”对原料的量要求也不严格,差不多就行!
还记得当时拍烤箱版红薯甜甜圈的时候,我就用了这个橙色的搪瓷壶作背景,当时拍的那组照片就喜欢得紧。
这次的红薯司康再接再励,继续用它,依旧是很搭很搭呀有木有
酵母版红薯松饼(约16个)
Sweet Potato Biscuits(Makes about 16)
食谱来源: Seed to Skillet by "Jimmy Williams, Susan Heeger"
原方叫做“Sweet Potato Biscuits”,其实Biscuits除了饼干的意思,也有松饼的意思,跟scone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不同地方的叫法不同而已。
就算是都叫scone,发展到如今,已经是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演变,无论从做法,原料还是形态上看,都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最最传统的scone,因此我们也不用分得那么清,姑且把它们统称为司康好了。
材料:
红薯泥:1/2
牛奶:1/2
无盐黄油:60g
红糖:1/4 cup(这个糖量做出来不怎么甜,我事后搭配橘子果酱来吃甜度就刚好)
盐:1/2 tsp
干酵母:1/2 tsp
温水:1/4 cup
中筋面粉:2
做法:
1,将牛奶用小锅子加热至快要沸腾(但是还没有沸腾)的时候,加入红薯泥,黄油,红糖,盐,搅拌均匀,关火,放置至稍冷却至温热状态;
2,干酵母放入温水中静置10分钟左右,让其表面发酵形成一层细密泡沫(这个步骤我没有拍照);
3,用一个较大的容器,将红薯牛奶糊,酵母液和面粉混合均匀(用勺子即可),然后盖上盖子放置过夜(原方是说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夜“let rise in a warm place overnight”,我这里目前夜里温度非常低所以就直接放在室内过夜了,但是我在想如果遇上夏天,像是重庆那么潮湿闷热的地方,夜里温度都30多度的话恐怕还是要放冰箱比较好);
4,第二天早上会看到面团已经发酵好了(体积变大),把面团取出,在撒过面粉的案板上把它稍微揉成一个球形,稍事松弛;
5,将面团擀开(有一定厚度),用圆模或者杯子刻成一个个圆形,余下的面团重新揉拢擀开再切割;
6,完成所有面团之后,把它们放在铺过烤纸的烤盘里,继续发酵一个小时左右(它会稍微大一些,并不会变两倍大哈);
7,烤箱预热190摄氏度,二次发酵完成之后放入烤箱烤18分钟左右即可,因为它本身并不太甜,建议搭配果酱或者butter享用。
PS:星期天我在网上拍了一个保温瓶,图案很复古很有趣,60年代风格。保温瓶本身是新的,只是图案复古而已,原主人买来还一次都没用过,当时见面交易的时候她一个劲叫我打开检查是不是全新的,很可爱!
照片是从交易页面截图来的,正如卖家所说,我也觉得它很适合出去野餐或者去海边的时候用,里面可以装热饮可以装冰饮,都很不错,也适合拍照。
卖家是位特别有修养的美丽女士,叫Erin。当时我们跑到她家去取这个壶,发现她家超级漂亮,房子在河边,无聊是房子的外观还是周围的风景都好美,于是我和老吴都连声称赞。
Erin一听我们喜欢她家,就邀请我们进去参观,还一一给我们介绍她们家的艺术品的都是从哪里淘来的。可惜不可能在人家家里拍照,没办法分享给大家。
印象最深是她们家garden里有一组巨大的雕塑群,据她介绍是从南岛买回来的,除了造型特别以外,上面还印着一些不规则的文字。
她告诉我们这位艺术家因为有语言障碍,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正常与人交流。那组雕塑群上面的文字其实是他写给爱人的情书,不过只有他自己和他的爱人知道写的是什么...
哇,实在是太浪漫了!!!
刚好再过几天就是我和老吴的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了,这样的浪漫故事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