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东欧文学图谱

(2012-02-13 11:45:00)
标签:

杂谈

《新京报》2012年02月11日书评版:
      波兰作家斯坦尼斯罗·罗姆曾有过一个著名的隐喻,在遥远星球上的某个国家,居民们被迫像鱼一样生活在水下,嘴里吐出的泡是唯一的谈话。官方说,水下生活才是最美好的,浮出水面呼吸就是犯罪。而所有的居民都患上风湿病,梦想着有一天过上岸上的生活……

  而20世纪末大事记之一,就是这群水下的人们浮出水面呼吸——冷战的铁幕撤下,东欧解冻,岸上的生活来临了——东欧诸国迎来了民族自决与思想解禁。

  “东欧文学”随着带有冷战色彩的“东欧”一道,正成为过去式。然而,当代文学史却注定无法忘记——在这块弹丸之地,曾经的东欧七国,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如何向世界奉献了一批当代思想学术史独有的概念:流亡作家,地下写作,心灵献祭。一大批优秀作家们以不屈的个人抗争,深刻的历史反思,以及对自由的强烈追求,赢得了世界性赞誉,其中不乏优秀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与获得者。

     1986年,刚取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的景凯旋从一位美国访问学者那里得到了《为了告别的聚会》,作者昆德拉。一直受精英文学观和欧陆美学教育的他,从索尔仁尼琴“人性向上的沉重”中走出来,第一次领略到昆德拉对价值失落的反讽,同时不乏深刻的批判,顿时觉得耳目一新。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他开始为这本书的翻译工作而奔走。

  几乎与此同时,赴法访问归来的作家韩少功开始关注并翻译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听说了景凯旋的事情,就反映给作家出版社,韩景二人先后把手稿带到了北京,其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为了告别的聚会》陆续面世。昆德拉真正来到了中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景凯旋历经波折,又翻译了《玩笑》、《生活在别处》等作品。

      在90年代末,知识界还有一场“昆德拉、哈维尔之争”。捷克剧作家哈维尔坚持留在捷克,昆德拉移民法国,哈维尔坐过牢,昆德拉虽受过监控,但没坐过牢。当时有一篇文章《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认为哈维尔比昆德拉更有担当,更有牺牲精神,昆德拉是逃避的犬儒主义者。景凯旋却认为,昆德拉并非犬儒,对集权主义和西方价值观的思考都是深刻的,学界也发现了这一价值。

      2010年,一本名为《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的出版物引发了学界关注。编译者景凯旋,筹划者是时任花城出版社编辑的林贤治。林贤治拿到中译本时62岁,但对于东欧知识分子地下写作的关注,已持续了二十多年。

  萨米亚特(地下出版物)是前苏联、东欧特有的文化现象,针对书报检查制度而来。其中捷克的萨米亚特最发达。捷克作家们普遍内心经历过乌托邦的幻灭,转而遵循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当社会遭受压迫时,知识分子必须承担起社会良知的角色。

  “不管地域国别,东欧的作家共同特点,是在前所未有的制度下,追问人的身份和归属感,包括文化和人性归属。”景凯旋说,地下写作虽然不能包括东欧文学的所有,但最体现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雅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