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献给母亲

标签:
母亲节老师机声鲜花 |
分类: 人文南京 |






















读《母亲的机声》
春夜,
灯下;
桌上,
热茶。
我摊开稿纸,
顺着娟秀的笔迹,
读着读着。
慢慢地,
字迹模糊了,
被感情的潮水冲湿了。
在我眼前,
是一汪奔涌的山泉,
水流哗哗。
是一场入冬的大雪。
这大雪啊,
正孕育了庄稼人的麦子,
春天的萌芽!
几百行小诗,
这样神奇,
暖融融,
冲碎了坚冰,
震落了雪花。
几百行小诗,
几百行小诗,
这般优雅,
洋洋洒洒,
多少图画。
提到母亲,
那是什么伟大的形象。
世界上,
不能没有她。
没有母亲,
就没有诗人,
没有英雄,
没有歌唱,
没有晚霞。
我想象中的母亲,
您一定也是勤劳俭朴,
慈祥善良。
也许由于过度的操劳,
那布满皱纹的前额,
过早地爬上几缕银发。
一架平平常常的纺车,
纺过多少动乱的年头,
又进入土改、合作化……
夜里掌灯纺线线,
坐军鞋,
给战士——
革命不成功,
人不卸甲;
做衣服
给亲人——
在外工作,
要好好听话。
哪儿不是一样,
别惦记家。
母亲的机声,
多么亲切,
多么熟谙,
给探亲的儿子
——满捧鲜花。
母亲的机声,
多么辛勤,
多么幸福。
像中秋明月,
照进庄户篱笆。
喝口家乡的井水吧,
消消渴,
解解乏。
离家几年,
可有变化?
……
听,母亲的机声——
劳动的机声,
勤奋的机声,
坚毅的机声,
人世间最美妙的歌谣。
写于1976年4月18日
前一篇:【南京】瞻园,春花春柳满画楼
后一篇:【南京】消失的明朝“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