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形谱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5-07-15 09:39:40)
音乐图形谱是通过实物、点、线、图形、图像、形状、颜色或符号等可视化手段高度概括音乐的手段,它使音乐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节奏变化、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变化呈现具体、形象和直观。在音乐课堂中借助图形谱能更好地帮助低段孩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形象,提高音乐记忆效果。如何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有效地运用不同种类的图形谱进行辅助教学?笔者有以下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用情景图形谱导入音乐的意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基于1~2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体现趣味化、生活化、情境化、综合化等特点,也要体现音乐性。”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选用与生活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与音乐情绪相适应、与生活相关联的环境和氛围。因此选用具有和生活、情境素材相关的,表达音乐情景的图形谱很符合小学低段孩子年龄特点的认知。例如,教授湘艺版义务教育一年级下册教科书《勇敢的鄂伦春》时,教师就运用了与生活情境相关的音乐图形谱。在教唱歌曲时,教师根据歌曲的歌词在图形谱上运用了不同音高排列的松树、高山、山峰等,运用马儿表现出音乐的主题,在实物图形上还标注了要表现的词,能有效地使低段孩子快速地进入到了音乐情境中学习,充分体验歌曲中的美。有效地运用“音乐图形谱”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用格子图形谱感知节奏的变化格子图形谱是指用划分格子的图形表示音符的时值、节奏的变化等要素。把抽象时间的长度用图形的空间概念转化、表示出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各个音符的时值,从而能更准确地表现音乐旋律的节奏。格子图形谱清楚地显示了音乐的长度,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演唱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教授《其多列》(选自湘艺版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一课时,在学习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时,采用的是格子图形谱,先制作大小一样的格子,代表的是均衡的速度与节拍,两个小人在一个格子里跑,代表的是八分音符节奏,一个小人在一个格子里跑,是四分音符的节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四分音符一个小人等于两个半分音符两个小人的时值的关系。老师带领孩子一边聆听音乐,一边看着格子图形谱,一边做走、一边跑,做走、跑的动作,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学会了“跑、跑、走”的节奏型,并深刻地在音乐活动中感知到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
三用线条图形谱体验旋律的进行线条图形谱通过线将抽象音符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描绘旋律的走向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常用不同长度、厚度、方向的虚线图形表示旋律和力度的高低,帮助学生识别音高、音强,解决教学难点。学生按照线条图形谱的趋势和走向,聆听或演唱音乐的旋律,能更好地把握旋律的走向,从而熟悉旋律。如教授《小红帽》这首歌曲时,教学的重点是完整地演唱歌曲,难点是几处音阶的音准问题。不断地纠正、多次演唱可以解决重点和难点,但是会脱离歌曲内涵讲音乐知识,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也破坏了学生对歌曲的美感体验。此时设计一个个小脚丫表示一个个音符,第一小节小脚丫爬坡,旋律上行;第二小节小脚丫下坡,旋律下行;三、四小节的连线,旋律连贯,演唱圆润,小脚丫前进的方向明确表示了旋律的行进方向,长线的连线要连贯、舒展一些。借助线条图形谱,孩子不仅能够非常准确地演唱歌曲,唱准音高、时值,让歌曲演唱更简单、更准确、更有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唱、动,在符合实际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感受音阶上下行和对长连线用连贯的声音表现的能力,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又如在欣赏《狮王》这首乐曲的时候,狮王的吼叫的声音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运用了不用宽度的线条曲线来表示了声音力度的变化,学生们充分感知到音乐力度的变化。
四用实物图形谱表现音乐的情绪实物图形谱,是指将物体本身的原始图像通过简化展示出来。如可将乐器清楚地展现,如乐器手鼓、三角铁等。这种谱式抓住了乐器的外观特征,直接将视觉与图像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演奏或演唱时产生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乐器音调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教授《玩具兵进行曲》(选自湘艺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时,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B段1主题时,直接将小玩具兵吹奏和敲击小军鼓的图形展现在图谱上,表现了此时有打击乐器加入进来。又如在教授《两只老虎》时(选自湘艺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学生对于“轮唱”这一知识点没有准确理解,更不能正确歌唱,在歌曲初步学唱的时候就让低段孩子们看形象的动态两只老虎的图形谱,孩子们听着歌曲看着形象的音乐图谱,就发现,当第一只小老虎唱歌的时候,第二只小老虎在休息了八拍,当第一只小老虎唱到“跑”时,第二只小老虎才开始唱,观察动态音乐图形谱,同样的两只小老虎在两个声部的不同位置先后出现代表声部进入先后的节点,学生立刻就明白了。清晰、生动、形象的实物图形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耳、脑,愉快地动起来。
五用色块图形谱理解音乐的层次色块图形谱,指用不同颜色的色调或不同浓淡的色块来表现音乐,以此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与音乐风格的差异。它使学生从视觉冲突转移到听觉判断,通过色彩比较来分析音乐的情绪。色彩和音乐二者很容易找到许多共同点,如厚重的颜色对应偏强力度的旋律,明亮的色彩可以和大三和弦以及大调式相符合。同时色调的冷暖和旋律的情绪也有着许多相同点,如用颜色也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情绪特点。鲜艳的颜色可以表现出热烈欢快的,大调式的音乐也可以表现出鲜艳的颜色,运用不同浅色系,也可以表现出安静、深沉的情绪。如教授《大钟和小钟》(选自湘艺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色彩图形谱有效地解决了音乐唱歌双声部的难点,每次低段孩子们在演唱双声部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孩子会有所迟疑,扮演小钟的孩子和演唱大钟的孩子的声部会出现错位的现象。这个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色块图形谱,了解到色彩艳丽的大钟的图形谱和小钟的图形色块是如何对位的,随着音乐,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演唱,课堂上会有意响不到的合作效果。运用色块、颜色等图形谱,来表现音乐的不同层次,逐步建立小学低段孩子对音乐情绪等要素的感知以及多声音乐的织体感。
结语图形谱辅助教学是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设计情景图形谱、格子图形谱、线条图形谱、实物图形谱、色块图形谱帮助低年级孩子找到体验音乐的出发点和感悟音乐的突破口,创设轻松活泼、明快简单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在主动探索中领悟和体验音乐中蕴含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