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下音乐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

(2024-06-06 12:51:52)
音乐学习是一个素养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由于我们的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就“双减”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作业布置呢?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音乐作业的有效模式,通过课堂教学随堂作业、学生演唱展示、每天熟记一首音乐作品、校园广播名曲欣赏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首先,要把知识的学习和艺术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课堂中开展音乐知识随堂竞答、音乐演唱随堂展示等举措,每次上完课,我们可以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来展示一下这节课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发现特长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课本身也是一种技能课,课后设计练习作业,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发展学生一样特长,低段学生特别适合例如学唱了歌曲《小蚂蚁》《咏鹅》等有趣的歌曲,让学生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家长看,让家长加入到学习评价中,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
音乐也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悟和体验,设计体验型作业,引导学生平常生活中不同音乐如欣赏完《黄河大合唱》后,让学生写一篇听后感,如低年级学生学完《小青蛙找家》《保护小羊》等歌曲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歌曲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更能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
其次,多给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如“每日一曲”听力作业,根据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每天熟记一首音乐作品”的作业目标。在每天的放音乐中播放“一日一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音乐的相关知识。“经典咏流传”欣赏作运用校园广播的平台,传承经典文化。开设“经典咏流传之中国古诗词歌曲吟唱”专题。根据古诗词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年代、典故出处,设立播放主题。
比如学校开展陶笛课,葫芦丝,古筝等,每上完一节课,都让孩子们回家把新学的内容展示给家长,这样,既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掌握情况,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们在大型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及积极性。
总之,音乐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不断摸索,不断前进,力争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