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课《跳圆舞曲的小猫》

(2022-07-26 16:59:04)

一、教材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小朋友创作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乐曲诙谐有趣,管弦乐器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描绘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在音乐声中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为三部曲式(A+B+A),具有写实与拟人化的特点:A 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其中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仿了小猫的叫声,增添了乐曲的诙谐情趣,突出了主题的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特点。B 段旋律欢快活泼,极具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音乐一气呵成,用木管乐器主奏,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描绘了小猫欢快旋转的情景。A’段回到主题旋律,速度慢下来,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小猫的叫声,尤其有趣的是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小狗叫声,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惊慌失措,在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惊慌失措,迅速逃离舞池的情形,乐曲在戏剧性的尾声中轻松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欣赏音乐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音乐实践活动,师生一起跳舞曲,加入打击乐器、学唱主题旋律、图形谱的运用带领学生在唱,听,奏,演中去充分感受音乐,记住音乐主题。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拍节奏、律动表演、歌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

3.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赏让学生感受乐曲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并能随乐曲旋律进行哼唱、律动表演,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圆舞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形象,熟悉音乐主题。

难点:通过肢体动作、乐器等形式表现三拍子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音乐:乐曲前20秒)

1.教师律动

师:同学们,森林里正在举行小动物音乐会,可热闹啦!音乐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给我们带来表演吧!

2.师生律动感受三拍子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孩子带着美好尽情融入情境之中,通过律动感知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二)新授

1.聆听A乐段

聆听A乐段前半段

聆听A乐段后半段

完整聆听A乐段

学唱A乐段主旋律歌词

完整表现A乐段

设计意图:音乐的A乐段为全曲的重点,通过画旋律图、律动、歌唱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A乐段的情绪,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2.聆听B乐段

初听B乐段,画画B乐段旋律线(生听师课件上画图谱)

乐器表现B乐段

教师: 3/4 X  X  X | O  O  O | O  O  O | O  O  O |┃

学生: 3/4 O  O  O | X  O  O | X  O  O | X  O  O |┃

律动表现B乐段

画画B乐段旋律线

设计意图:通过乐器的伴奏与律动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B乐段音乐情绪、力度的变化;跳一跳圆圈舞,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体验小猫欢快、愉悦的愉情。

3.聆听A’乐段

初听A’乐段,画画A’乐段旋律图

表演A’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听辨、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与A乐段异同之处。

4.完整聆听乐曲

总结乐曲的曲式结构:A —B— A’

完整聆听

(三)完整表现音乐

1.师生完整表现音乐

2.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辨别、表演等音乐活动,层层深入的开展音乐活动,孩子们在参与体验、创编、演唱的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从而将听到的音乐通过自已的感悟转变为内心的音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