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习作《墙头上的枯草》刊发于省报纸媒《浙江老年报》许培良

标签:
发表札记 |
【浙江老年报】
非常欣慰,非常感动,散文随笔习作《墙头上的枯草》刊发于省报纸媒《浙江老年报》(2022年12月13日,第15版,诗文专刊)头题,圆了我一个又一个浙江文学之梦,为此向贵刊文学副刊编辑张文利老师的伯乐之举表示由衷敬意与谢忱!
墙头上的枯草
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生命过程中的某一瞬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正读初中三年级。那时家中人口多、劳力少,经济上处于窘困境地。作为农家子弟,我正面临人生关头的重要抉择,是继续求学,还是辍学务农。
一个周日,异常寒冷的清晨,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小院内清扫昨夜下的雪。走出屋门时,抬头赫然瞥见,东墙顶上有一棵挺立的枯草在迎风抖动,时不时发出“嗖嗖嗖”的奏鸣声。
在人生处于彷徨之际,这棵枯草突然出现在眼前,让我对其产生莫名的好感。于是,我凑过身去,昂起头,想看个究竟。从外表上看,这是一棵很孱弱的草。在寒冬中,它绝对是一个弱者,但它的根却深扎于泥土中,那些稠密发达的根系,有的裸露在外面,紧密而不松散,显出很有力的样子。
在我眼中,这棵枯草有着卓然的美。它的茎约有竹筷那么粗,表皮呈银灰色,茎上部的叶片,都已落净。在寒冷的日子里,它傲然与严冬抗衡,怎能不让我为之赞赏呢?
想到这里,我赶紧将小院里的雪清除掉,向枯草再次凑过去,对着它默默致敬。我越看它越美,虽然它已失去春日萌发之美,失去夏日繁盛之美,失去秋日苍劲之美,但它此时之美,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想,假若我是一位哲学家,一定会与之发生某种情感共鸣。
父亲见我出神地看着枯草,似乎在发呆。他说:“这棵草多勇敢啊,在这样的环境下都催不倒、刮不断,应算是草中之‘豪杰’了吧。”父亲似乎摸透了我的心思。“对啊,都说‘墙头上的草随风倒’,我看墙头上的草,未必都是随风倒,关键是要有一颗不屈的心,我说的对吧。”我连忙回应父亲的话。
父亲听到我颇有意味的回答,感到由衷地惊喜。或许在他心中,我已长大了,已由一个性格怯弱的小男孩,变为一个有着顽强毅力和思想主见的青年。此时,一阵寒风吹来,我与父亲对着墙头上枯草,相视一笑。
那个冬天,因为邂逅这棵墙头枯草,我决定听从父亲的话,打消辍学回家务农的念头。回家务农确实能暂时缓解家庭困难,但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对于农家子弟,唯有通过求学,才能改变命运。
那个冬天,墙头上的这棵枯草,给了我莫大启迪。我振作精神,满怀自信地返回学校,潜心学业。不久,所有任课老师都说,我变成了一个非常上进的学生,成绩也格外出众。次年中考,我以全学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也因此改写我一生命运。
如今,墙头上的那棵枯草,早已消失。但它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唐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