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家乐福中国变奏释放了什么信号
(2012-09-06 14:52:55)
标签:
杂谈 |
在2004年中国零售市场大门彻底洞开后,外资零售商们以大卖场形式在中国市场一路攻城拔寨,并带动了国内本土零售商拍马跟上,使得跑马圈地的规模投资扩张成为国内零售业的主要竞争方式。但这样的扩张并未能收获对等的利润效益,反而因为经济形势的下行而暴露出亏损、业绩下滑的种种弊病。
外资零售商几乎集体放缓在华的门店扩张。
日前,全球第一大零售巨头沃尔玛传出消息,计划放慢在中国和巴西开设新店的速度,同时承认沃尔玛此前制定的扩张计划“太过急切”;全球零售业排名第二的家乐福虽然没有表示要放慢扩张速度,但上半年部分门店的关停及退出新加坡市场的战略收缩、屡禁不止的被收购传闻还是难逃艰难尴尬;老三TESCO乐购则更是流年不利,从中国区地产部大裁员到业务合并、20家门店的关闭连连成为今年零售业的负面新闻主角;而即便近年来的“黑马”高鑫零售日前发布的年中业绩报告也显示,大润发上半年只开出10家新门店,旗下法资品牌欧尚上半年门店扩张更是罕见的“零纪录”。
在2004年中国零售市场大门彻底洞开后,外资零售商们以大卖场形式在中国市场一路攻城拔寨曾是主流常态,并带动着国内本土零售商拍马跟上的“克隆”,使得跑马圈地的规模投资扩张成为国内零售业的主要竞争方式。
在整个市场借跑马圈地横行十多年后,外资零售商们为何会集体变奏?他们的扩张放缓释放出的到底是怎样的信息?这是企业对以往狂飙式扩张的战略纠错,还是暂时的阶段性的战略放缓,抑或是对未来中国零售业长期趋势的提前预判布局?
外资零售商提前“过冬”?
http://www.cb-h.com/news/yaowen/2012/96/1296920EB2FCJD046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