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4:五座明清石牌坊

标签:
尚书探花坊三世宰二坊闽越雄声坊勇壮简易坊漳州明清历史街区游记 |
分类: 走遍福建 |
被誉为“花果之乡”的漳州有着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武则天时代漳州已经建郡。如今漳州城里仍然保留着明清历史街区,街区里有明清牌坊、骑楼古街、中西合璧建筑、闽南风格民居、老字号商铺等特色建筑,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此次漳州之行我逐一探访了五座明清石牌坊,它们分别是“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闽越雄声”坊、“勇壮简易”坊和“正德坊”。
沿着“香港路”一直前行,这一带有大片的红砖骑楼。

远远便能见到横跨于街道上的古牌坊




“尚书探花坊”建于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为林士章立。林士章,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坊宽8米、高11米,匾额两面分别刻着“尚书”和“探花”。



牌坊细节部分


“尚书探花”坊旁边有一座全国最小的空中楼宇“伽蓝庙”

沿着铁楼梯上去,果然是我见过的建在二楼的最小的庙,整个庙前后加起来估计不到10平米。


站在阳台上望“尚书探花”坊

庙里的这只猫咪叫“黑鼻”,是个网红,还上过报纸,我15年去的时候已经21岁了,相当于人类超过百岁的寿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尚书探花”坊往北不到30米是另外一座明代牌坊“三世宰贰”坊
“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坊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国宝级文物。
牌坊与骑楼夜景
在寻找第三座古牌坊的时候,意外见到这座明代的“正德坊”,可惜已经被改造成了“岳口小学”的大门。

“闽越雄声”坊建于清康熙61年(公元1722年),为清圣祖赐许凤立。许凤为海澄人,曾任总镇福建全漳总兵、荣禄大夫、左都督。坊宽11.2米,高12米,额匾两面分别镌刻“闽越雄声”和“楚滇伟绩”。
距离“闽越雄声”坊160米左右,有另外一座清代石坊“勇壮简易”坊,这座牌坊所在地也是菜市场,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来此买菜的人都难得抬头一看这两座牌坊,见到我拍照,非常奇怪地问我为什么要拍。

“勇壮简易”坊建于康熙46年(公元1707年),清圣祖赐蓝理立。蓝理是漳浦人,曾任天津等处总兵、福建提督、左都督。牌坊宽10.63米,高12.5米。两面额匾镌刻着“勇壮简易”和“所向无前”。
在牌坊石雕的人物中竟然发现了洋人的形象,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