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海(8):去“石码”逛老街,吃五香

标签:
石码一日游攻略石码老街石码新行头五香店石码宛南亭石码中山亭 |
分类: 走遍福建 |
石码是漳州龙海市的一个小镇,离厦门不远。很惭愧没去之前,我对石码所有的认知就是“石码五香”很出名。
“五香条”是闽南一带的小吃,用豆腐皮包着馅料下去油炸,味道很香,以前小时候逢年过节是家中的必备品。去年读了“鹭客社”社主的一篇文章,知道石码除了五香还有不少老街古宅,于是兴趣就来了,专程坐船去石码镇逛吃逛吃啦!



厦门有船直达石码镇,抵达后乘公交车到老街入口。

站在岸边回望石码大桥

进入老街。石码有保留完整、规模庞大的闽南骑楼群,各种小店鳞次栉比,充满浓郁的市井气息。

没走两步就见到石码著名的“新行头五香店”,但刚吃过早餐没什么胃口,留着下午再来。

沿途可见很多渔网店

老街两边的骑楼是那种闽南常见的“竹篙厝”,大都有两层楼,下面是店面,楼上可以住人。不少骑楼建筑中西合璧,独具特色。



路过石码日货市场,里面各种日用品都有。

转到“打石街”上

这条街不长,在街中央最显著的位置有一座小庙 - “宛南亭”。庙宇虽小,但很有特色。

路过“甘棠寺”

进入新城区


“锦江影剧院”旁边的中山公园人气非常高,很多老人在那里休闲聚会。

这是中山公园内的“中山亭”,建于民国初年,很有特色。在公园里问了几个大爷哪一家店的五香最好,结果意见不统一,大爷们简直快争论起来了,有的说这家,有的说那家。好吧,那我们就一家家吃过去。


往回走,路过“海澄亭”。


继续往前,到达这家“常常满五香大王”,为了多品尝几家,我们只是点了一碗卤面和五香,感觉五香一般般,但卤面味道非常好!

继续往前,找到大爷口中的这家“大码头五香卤面”,又进去吃了一回,简直是要将石码的小吃店全吃遍的节奏。


连吃几家店,终于再也撑不下去了,接下来是去转老街和古厝。



花了不少功夫,终于在一条很不起眼的巷子里找到了“杨氏大夫第”。


可惜大门紧闭,无缘入内参观。

透过石窗一窥里面的建筑

“杨氏大夫第”占地1600平米,坐北朝南,三进构造。

吃了闭门羹,不死心又爬上隔壁房子的楼梯上往下看,可惜庭院里的鸡蛋花长得太茂密,看不清里面的状况,又听到狗叫得凶,只好无奈地离开。


站在岸边回望石码大桥

进入老街。石码有保留完整、规模庞大的闽南骑楼群,各种小店鳞次栉比,充满浓郁的市井气息。

没走两步就见到石码著名的“新行头五香店”,但刚吃过早餐没什么胃口,留着下午再来。

沿途可见很多渔网店

老街两边的骑楼是那种闽南常见的“竹篙厝”,大都有两层楼,下面是店面,楼上可以住人。不少骑楼建筑中西合璧,独具特色。



路过石码日货市场,里面各种日用品都有。

转到“打石街”上

这条街不长,在街中央最显著的位置有一座小庙 - “宛南亭”。庙宇虽小,但很有特色。
老街楼上的窗户带着浓郁的西洋建筑色彩

路过“甘棠寺”

进入新城区


“锦江影剧院”旁边的中山公园人气非常高,很多老人在那里休闲聚会。

这是中山公园内的“中山亭”,建于民国初年,很有特色。在公园里问了几个大爷哪一家店的五香最好,结果意见不统一,大爷们简直快争论起来了,有的说这家,有的说那家。好吧,那我们就一家家吃过去。



往回走,路过“海澄亭”。


继续往前,到达这家“常常满五香大王”,为了多品尝几家,我们只是点了一碗卤面和五香,感觉五香一般般,但卤面味道非常好!


继续往前,找到大爷口中的这家“大码头五香卤面”,又进去吃了一回,简直是要将石码的小吃店全吃遍的节奏。



连吃几家店,终于再也撑不下去了,接下来是去转老街和古厝。



花了不少功夫,终于在一条很不起眼的巷子里找到了“杨氏大夫第”。


可惜大门紧闭,无缘入内参观。

透过石窗一窥里面的建筑

“杨氏大夫第”占地1600平米,坐北朝南,三进构造。

吃了闭门羹,不死心又爬上隔壁房子的楼梯上往下看,可惜庭院里的鸡蛋花长得太茂密,看不清里面的状况,又听到狗叫得凶,只好无奈地离开。

路过“龙海蚊香厂”旧址
不经意又逛到一处精美的“番仔楼”,虽然人去楼空,但从建筑的细节上仍能看得出昔日的风采。
老街骑楼上精美的窗饰
在老城区还能看到水道,但由于没有疏通,臭气熏天。
终于逛完老街,回到“新行头五香店”,进去又品尝了五香和卤面,我估计一年到头吃的五香加起来都没有那天吃得多。

前一篇:缅甸探秘17:缅甸的微笑
后一篇:福建漳州4:五座明清石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