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厦门小八景之 “白鹿含烟”

标签:
白鹿含烟白鹿洞寺朱一冯攻剿红夷石刻赵纾攻剿红夷石刻厦门小八景 |
分类: 厦门风情 |
古早时的厦门曾经有过“大八景”、“小八景”和“景外景”等众多美景,“白鹿含烟”就是其中之一,指的是玉屏山南侧的白鹿洞。此洞是明代林懋时开拓的,当时曾在洞里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因朱熹曾在庐山五老峰下建“白鹿洞书院”,遂将此洞取名为“白鹿洞”。每当夏季天气炎热时,石罅中经常泛出烟雾,缕缕可见,世人便将这个景象称为“白鹿含烟”,并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
沧海桑田,当年的厦门大八景和小八景虽然地点还在,但许多景色早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正是怀着无比好奇之心去探访这些景点的,这次选择了小八景之一的“白鹿含烟”,去看看白鹿洞如今的面貌。
从双十中学旁边的“石泉路”进入,古时候这里有泉名“石泉”,与白鹿洞上面的“龙泉”都是当时厦门的名泉,吸引许多人来此地汲水泡茶。如今两泉已不复存在,徒留其名。路过第一医院侧门,继续前行一段路后,从左边的“福建省厦门军区办事处”大门进入,一直走到三叉路口再往左,就看到“白鹿路5号之一”的“白鹿洞寺”山门。
见到扩建的地方有块大石头,顿时觉得有几分山林气息。
拾阶而上,看到这座普通的寺庙建筑,从寺庙的楼梯一路向上攀登。
顶部豁朗开来,有一红色建筑,是寺庙的“祖堂”。
奇怪怎么没有见到大雄宝殿,左看右看,发现了祖堂左手边有石洞。
哇,里面真是别有洞天!几块大石头互相顶着形成一个洞,上刻“六合洞”,因洞内仅留一口天,也称为“小洞天”,每块石头上都有石刻。清朝王步蟾有诗云:”怪石嵯峨断复连,嵌空做洞踞石巅。虎溪旁拓三弓地,鹿洞中分一线天。“
欣赏一下石头上的刻字
这是洞口左侧的题刻
右侧有摩崖石刻两幅,左边是同治八年台镇使者刘明灯所题的“重游鹿洞”,右边是同治六年观察使者曾宪德所题的“三巡鹭江”。怎么觉得这“三巡鹭江”很眼熟,突然想起来前不久在中山公园的魁星山里面也看到这个摩崖石刻,难道这曾宪德在两个地方都同时留下同样的石刻?
插播一张前不久在中山公园“魁星山”上拍的“三巡鹭江”石刻,个人感觉还是魁星山上的四个字好看。
跑题了,继续。欣赏完石刻后,洞口即是大雄宝殿,这座山平地不多,基本上都是石洞,大雄宝殿就因地制宜地建在六合洞口。
本以为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大雄宝殿的左侧还有台阶,可以继续往上攀登。游览白鹿洞给我的感觉是曲径通幽、惊喜连连。
这是寺务处,在半山腰。
继续往上,到达“圆通宝殿”,里面供奉观音菩萨,门口有对联:“殿外月窥榕色色全彰深般若,阁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这个宝殿是依洞而建的,背后的石屏上有石刻“宛在洞”,洞口的亭子看得出是新盖的。
圆通殿前也有不少石刻
“危亭依碧空,极目望无穷。夹海云阴阔,连峰黛色融。霁开十里画,凉受一天风。借得蓬瀛境,移来入座中。”
这是黄日纪的诗,厦门的很多景点都有他的题刻。黄日纪,字叶庵,号荔崖,福建龙溪人,后归隐厦门,是乾隆前中期的诗人,一生勤于著述,在厦门定安小学附近建有“榕林别墅”。我曾经去那里探秘过,没找到,据说别墅已经消失,徒留榕树与石刻,现为私宅无法进入。
圆通殿正对着市景,虽然近在咫尺,但这里却宛如另外一个世界。
圆通殿后面就是白鹿洞,供奉着一尊白鹿,这也许就是“白鹿含烟”景观的所在地。这一带地处山腰崩崖间,四周林木环翠,山岚雾气凝聚不散,洞壑湿度较高,泉水冒发的烟气在山间迂回缭绕,故有“白鹿含烟”的典故。
白鹿洞旁边有地藏王菩萨石窟,看得出是新开凿的。
圆通殿的右侧为“卧佛岩”
里面供奉释迦摩尼佛的卧像
虽然“白鹿含烟”景观已不复存在,但白鹿洞有众多的摩崖石刻,绝对是一道风景。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赵纾攻缴红夷题名石刻”。
年代已久,题刻有些模糊不清。“夷”是汉民族对外族人的一种蔑称,“红夷”指的是穿着红色军服的荷兰兵。
继续向上攀登,有摩崖石刻“鹿洞书声”和“亦庐”。原来明代开拓白鹿洞时是奉祀朱熹的,后来改祀释迦佛祖。清康熙年间福建水师提督吴英在此建造文昌殿,并增置学舍作为教学之所,后来改为“玉屏书院”。
再往上有摩崖石刻“天风海涛”
由此向上又是另外一处文物保护单位 - "朱一冯攻缴红夷石刻",从旁边的两块石碑上得知,它既是市级文保单位,也是省级文保单位。
“天启癸亥年十一月二十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题刻记述的是1623年11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犯曾厝垵和鼓浪屿等地,厦门军民痛歼来犯之敌。福宁道参政朱一冯为之刻石记事,这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
在稍微下面一点还有另外一处石刻:“天启癸亥冬晋阳赵纾督征到此”。这个应该跟卧佛岩旁的题名碑记石刻有关。
虽然小八景之一的“白鹿含烟”已不复存在,但此次白鹿洞之行还是很有收获,众多的摩崖石刻和别有洞天的景色令人大饱眼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时至今日才来游览白鹿洞,不免心生惭愧。这些年一直在外旅游,反倒忽略了厦门许多有着丰富历史和人文的景观。厦门真是处处有风景,待我慢慢来挖掘!
静云注:
顺附上厦门古时候的景观名称,加重的几个景外景不知道具体在哪里,指的是什么,若有老厦门人知道,还望赐教!
大八景:洪济观日、阳台夕照、五老凌霄、万寿松声、虎溪夜月、鸿山织雨、鼓浪洞天、筼筜渔火
小八景:金榜钓矶、白鹿含烟、金鸡晓唱、龙湫涂桥、天界晓钟、万笏朝天、中岩玉笏、太平石笑
景外景: 宝山圣泉、石泉龙液、碧山飞泉、白鹤下田、耸蜡灼天、紫云得路、高读琴洞、寿山听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