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 鸣沙山月牙泉

(2014-08-03 08:00:47)
标签:

西游记

敦煌

莫高窟

鸣沙山

月牙泉

分类: 神州大地

此次西游最向往的地方便是敦煌莫高窟,从小就知道这地方是个艺术宝藏。我虽然不是美院毕业的,但有机缘接触过不少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耳闻目染,很自然的对敦煌充满向往。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到了西部才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之大。记得那次是从吐鲁番乘火车去敦煌的,吐鲁番的火车站居然离市区有四十公里远,这对厦门人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因为当时的厦门火车站是可以坐着1路公交车去的,就是打个出租也不过是起步价而已。更难以想象的事还在后面,敦煌火车站在一个叫“柳园”的地方,从那里到敦煌市区竟然还有100多公里,坐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车!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摘自网络)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莫高窟内部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照片可贴。里面的洞窟是轮流开放的,进去之前先去租个手电筒,拿着手电筒在黑乎乎的洞窟里照,不少地方因为保护文物,壁画都用玻璃罩着。比较有印象的是参观“藏经洞”,对那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咬牙切齿,要不是因为他,那么多文物也不至于被外国人掠走。

 

参观莫高窟的时候留意到各个时代的飞天身材都是不一样的,很有趣,每个朝代都会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来画飞天。有些飞天看起来比较瘦弱轻盈,而有的朝代的飞天胖乎乎珠圆玉润的,看了直教人担心这么胖的飞天真的不会掉下来吗?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的另一著名景点就是鸣沙山月牙泉,那是茫茫沙漠里的一湾泉水,一片绿洲。最早知道月牙泉也是看我好友南希拍回来的照片,她是90年代初去的,照片里的她站在泉水边,想必当时是可以直接靠近月牙泉的。千禧年我去的时候,月牙泉的面积已经缩小了许多,泉边有护栏,游人无法接近。十四年过去了,不知月牙泉的水还剩多少。这些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真担心有朝一日泉水会枯竭,世人再也看不到这一沙漠奇观了。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这是月牙泉旁边的月泉阁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爬沙丘看似容易,实际上走起来相当费工夫,每向上攀登一步就会下滑一大半,真是步履艰难,非常耗体力。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很遗憾没有体力爬到沙山顶部去看看,努力了半天也只是走了一半而已,听上去的人说上面也是一望无际的沙山,但上与不上还是差别很大的。我老爸总是说我干嘛那么费时费力费钱的去旅游,在家看看风光片还不是一样,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就如有人跟你描述某一道菜有多么美味,不管说得如何绘声绘色,没有亲自品尝过始终无法知道其中的滋味。旅行也一样, 同样的景点不同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感受,没有亲临其境,怎么知道它是不是你的菜呢!那一年西游记:敦煌莫高窟 <wbr>& <wbr>鸣沙山月牙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