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2:石室禅院

标签:
厦门海沧石室禅院休闲 |
分类: 厦门风情 |
相比于石峰岩寺,石室禅院的名气大多了。它位于海沧新阳工业区内,出了隧道口左拐便到了。便利的交通,庄严的道场吸引了许多香客前来朝拜。
一过山门,坡道两边矗立着一尊尊罗汉像,整齐有序,气势不凡。
门口的石刻上写明这是个药师佛道场
每一尊塑像都栩栩如生,无一雷同。
这是石室禅院的老庙,当年的大雄宝殿仅仅是这样规模的一座建筑。石室禅院最早建于唐朝,历代均有修复,但规模最大的修复应该算现在了,将一座小庙改建成范围如此之大的十方丛林。
当年主殿前的两株古木今犹在
老庙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当年我们一帮学佛青年曾经在这里包过粽子送给孤寡老人。
这座建筑是当年的综合楼,既是上客堂,念佛堂,也充当寮房。
如今几乎整座山都是寺庙的建筑
这处阶梯通往祈福钟殿
这口钟称为“万寿万福和平钟”,钟身铸有一万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和福字,为国内第四大钟,并被认定为“铸有最大不同字体吉祥字的青铜大钟”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钟的口径为365厘米,高五米,重24吨。
祈福钟殿的地势高,站在这里,周边景色尽收眼底。
有博友提到如今许多寺庙大兴土木扩建,到底合不合适,就此谈点我个人的感受。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人们的灵魂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尽管如今物质比以前丰富了,信息传递比以前更方便了,但幸福感反倒比以前差,烦恼和精神疾病比任何时候都多。由此可见物质丰富只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是必然条件。那天我看了杨澜对搜狐CEO张朝阳的访谈,这个互联网和时尚界的精英坦言物质上他什么都不缺,但就是觉得精神上很痛苦。人一旦有了痛苦,肉体上的痛苦就去医院看,而精神上的痛苦医生也解决不了,只能到宗教场所寻求解决,这就是为何如今教堂和寺庙不断兴盛的原因,好比市场经济,因为有众多的需求。
但是不是到了寺庙就可以减轻烦恼了?绝大部分的世俗人是这样的,他们到庙里面烧烧香拜拜佛,供上一些水果点心,心里觉得莫大安慰,觉得佛菩萨一定会保佑他们,因为他烧的香特别多,供品特别丰富,佛菩萨一定很高兴。其实如果佛菩萨是以信徒的供品多少来决定保佑程度的话,那跟世间有何区别呢?道场的真正意义是给信徒提供这么一个宗教场所,令人有机会亲近佛菩萨,亲近善知识,聆听佛法并反醒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拜佛是见贤思齐,当然虔诚修行到一定程度佛菩萨是肯定会加持的,但这不是求来的,如果要求,那一定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对佛菩萨的要求。如果进了庙门虔诚地祈求,出了庙门照样为所欲为,最终有谁能保佑自己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将更多的心念放在自我修为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不是放在去了多少次寺庙,烧了多少香以及佛菩萨灵不灵验上面了。一个真正的学佛者去不去寺庙都不会妨碍他们修习佛法的。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寺庙大兴扩建好不好。如果寺庙能够承担弘扬佛法,给信徒提供一个精神慰藉场所,积极传播佛法,令更多人有机会亲闻佛法亲近善知识,增长智慧减少烦恼从而更加积极地工作与生活,寺庙的兴盛还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如若只是经济化运作,则会丧失了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