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水乡行:乌镇,枕水而眠

标签:
乌镇旅游皮影戏印染临水阁青镇 |
分类: 神州大地 |
许多人说乌镇太闹了,我偏不信,执意要去看她的宁静,因为我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卸下喧嚣的面纱。。。
售票口前有许多三轮车夫,见我拉着行李,涌过来问我住不住宿。一问,地点都在景点外,自然没有兴趣。他们说景点内是不允许住宿的,政府会抓。我不信,我来乌镇,就为了枕水而眠的。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门票,拉着行李进景区。果然一路走过,都没有看到住宿的招牌,车夫们说的是真的。但我并不死心,问了当地一个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姑娘,她说有,不过政府不允许,所以让我就地等会,她叫个人来接我。
十分钟后,我跟着房东殷大妈去了她们家。这真的是一间临水阁,小而简陋,趴在床头便可望到桥和水。很开心的付了两晚的房租,我要在这里好好品味水乡的夜晚。
感觉有点饿,才发现已过了午饭时间。到街上吃了一顿,很难吃。回来后跟殷大妈说,煮饭时帮我多煮一份吧,就在你们家吃了。大妈犹豫了半天,说她们不曾提供过饮食,怕煮不好。我说没关系,就当我是你们家女儿好了,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大妈听了很高兴。
在乌镇的那两天,每天都吃得特别美味。有两次大妈的儿子回家,四个人围着桌子吃饭。大妈不停的给我夹菜,那一刻我竟有一种错觉,仿佛回到了乌镇的家,和爸妈哥哥一块吃饭。一直很怀念大伯煮的梅菜扣肉,清晨醒来时,就能闻到那一股香味,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乌镇联票上的景点有点牵强,倒是印染工艺吸引了我。一直都喜欢印有蓝色图案的纯棉布,很有江南的气息。
这个皮影戏,看了好多遍,直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观众。
一会儿前台看,一会儿后台看。
中午游客去景区外吃饭,乌镇顿时安静了下来。这便是我临水发呆的美好时光。
爬满青藤的临水阁
直接从窗口提水
夜幕降临,乌镇一片漆黑,仅有几盏昏暗的路灯,将影子拉得好长。
吃过晚饭,沿着昏暗的小巷,到景区外的广场上闲逛。
广场上聚集着不少当地人,放着音乐,翩然起舞。乌镇的白天是属于游客的,只有这夜晚,才属于这些原住民。曾几何时我也常常流连于露天舞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有一年的元旦前夕,在厦大露天广场上一直跳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坐在那里看了一晚,全然没有料到,可以在乌镇的夜晚,看到久违的露天舞会。曲终人散时,才沿着漆黑的小巷回家。因为是第一天,路还不是太熟,光线又暗,有一次竟然走到一死胡同,赶紧回头。
回到临水阁时,大妈大伯已经准备就寝了。临水阁跟大妈的住处隔着一个小院,她们一关上门,我的临水阁便成了独立的空间,无人打扰。放下木窗,拉上窗帘,关了灯,临水阁一片寂静漆黑,这是属于我和乌镇的第一个夜晚。
枕水而眠,偶然可以听到不知是鱼儿还是其他小动物跳跃水面,扑通一声,然后便悄无声息。寂静中,迷迷糊糊的睡去。。。
不知怎的,感觉整个人浮在水面,冷,怎么这么冷,终于在一阵寒冷之中醒来,才发现尽管裹着棉被,仍然抵御不了的寒冷,毕竟已是深秋。第二天跟大妈说我冷,大妈给加了一床棉被垫底,那天夜晚,睡得出奇的好。
迷糊中,在遥远的一阵鞭炮声中醒来,支开木窗,看到天色有点亮,便起身出去看日出。
在小巷里看到两三个驴友,不知是一大早进景区的,还是和我一样,潜伏在里面的。
桥头是拍日出最好的地点。
乌镇最吸引我的,是这些生活场景。
小女孩在晨光中拼图
这位老兄独自一人站在晨光中吃面,那神态,令我感受到什么叫吃得香甜。
在乌镇的那两天都起来看日出,晃到八九点钟游客到达后,便回临水阁去睡觉。中午时分游客吃饭时再出去找个美人靠发呆,要不然就在临水阁里晒太阳,看窗外游客,写东西。
其中有一天,包了辆三轮车去看青镇,在那里可以感受到乌镇没有成为旅游景点前的样子。这是青镇著名的“三片天”,透过券门,可以看到三片天空。
林家铺子原址
千年银杏
离开乌镇的那天,吃过午饭,大伯帮我拉行李,联系好去嘉善的车,送我去搭车。上去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不舍,好似将要离家远行般的。
走了那么多地方,也只有乌镇,曾经给过我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