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道龙医生
张道龙医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
  • 关注人气:1,4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岁的女儿越来越野

(2011-02-14 04:59:15)
标签:

育儿

心理医生:张道龙

咨客:中年男性

【案例】

1.  张医生:你好,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

2.  咨客:最近我女儿跟着我太太回老家去了,她开始表现还蛮好的,一到家见到很多小朋友之后,就学会碰这个、撞那个、还咬人,像个小动物一样,让她停也停不下来,她还不知道从哪学了一句话叫“你这个大笨蛋”。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要用这些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我想让她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她都不理会,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  张医生:嗯。

4.  咨客:然后,如果她旁边都是大人的话,会相对好一点,但是如果有别的小孩在的话,她就会跟小孩发生矛盾,因为她去碰别人一下、踢别人一下,别人肯定会打回来嘛,父母在旁边就会训自己的孩子,弄得很不好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5.  张医生:她在回去之前呢?

6.  咨客:她在我们自己家里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我的儿子比他大十岁,我儿子不在家的时候好一点,儿子一回到家,就会弄得她哇哇大哭。她之前在家就有一点,但回去以后更变本加厉了。

7.  张医生:她每次用这种模式,都是在她的利益被侵犯的时候吗?

8.  咨客:实际上没有,都是她主动去找别人的麻烦。

9.  张医生:她过去有没有表现得好一点的时候,还是每天都一样?

10.咨客:偶尔会好一点,总体感觉是没有其他小孩在旁边的时候,她会好一点。

11.张医生:哦,全是大人在旁边的时候,她会好一点。那么,有其他小孩在旁边的时候,是你们大人做些什么事她就会好一点,还是大人怎么做她都不会表现好?

12.咨客:以前我们给她糖吃的时候,会好一点,现在的问题是,过年老家她好吃的东西太多了,糖已经不能成为一个诱惑了,没有任何因素能让她停下来。

13.张医生:就是说“糖衣炮弹”已经不好用了。

14.客:哈哈,对。

15.张医生:首先,我觉得她好像并不一定是要得到大家的注意,虽然有些孩子经常这样,她则很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看起来这是一个外向的孩子,会靠自己的能力和强项,比如能喊、能哭、能闹,来让自己的意愿得到实现。从生物学的角度讲,这是优点,就是特别主动、特别有攻击精神,会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益,对未来的社会生存不见得是坏事。

16.咨客:对。

17.张医生:相反,如果孩子是被动等待别人把所有东西都给她,就比较麻烦。所以,我觉得她这种脾气、秉性、天赋不是坏事,符合现代社会“不择手段”地争取自己利益的特点,我们要把“不择手段”去掉,变成“选择一些手段”来保护自己,但至少这种主动的精神是好事。

18.咨客:呵呵,对。

19.张医生:第二,她的年龄还小,如果三、四十岁了还这么做,时间长了肯定会有问题,但是对小孩来说没有问题。

20.咨客:对。

21.张医生:第三,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来控制她的行为,让这种行为带来的伤害减少到最小。可能的伤害有两种,一是她攻击别人的时候自己容易受伤,二是别人反过来攻击她、她自卫的时候也容易造成伤害。原来你用“糖衣炮弹”成功的原因在于她不是经常能得到糖,她懂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会作为奖励给她,当她能够轻易得到糖的时候,糖就失去了奖励的作用。所以,你要发现新的、具备奖励作用的东西,或者是具有惩罚作用的东西,比如把她最心爱的玩具拿走,告诉她如果再这样做,这个玩具就不给她了,这样就能够规范她的行为。

22.咨客:恩。

23.张医生:第四,就是大人采取“武力”,这个“武力”显然不是打她,而是指非常强势的语言和身体语言。比如,一把拉过她,明确告诉她“这样做不行”、“这样做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这样一次、两次不会有效果,她可能在背地里继续和你对抗、偷偷做点坏事,但是如果家长们持之以恒,有一天可能就赢了。除了不能体罚、不能控制她吃饭这类事情以外,其它的行为都可以采用,可以拿走她心爱的东西,也可以不给她特别想要的东西。

24.咨客:恩。

25.张医生:第五,再严重一些的时候,可以“关禁闭”,让她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你可以看到她的房间,不许她出房门,但是“关禁闭”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她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你们。她可能会在房间里闹腾,但是过一段时间她就会发现这样做是没有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她,下次如果再跟别的小孩打闹,大人就都出去玩,把她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然后再给她讲个故事,说说外面有多好玩,以此来刺激她。并且,全家的态度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妈妈把孩子关进去,奶奶说要把孩子放出来,除非孩子在里面胡闹到了你们不能容忍的程度。这样就会强烈地告诉孩子一个信息,她这种行为是大人们不能接受的,这个过程中只要不影响她的健康和安全就可以。

26.咨客:恩。

27.张医生:这样,在“奖励”和“惩罚”双管齐下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慢慢接受。尽量用奖励的方式,如果奖励有效,就不要惩罚;如果奖励无效,就用“奖励”加“惩罚”,但是不能只用“惩罚”。

28.咨客:恩,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个大的家庭环境中,最难的就是全家人都遵照一个原则去做,因为家里有很多老人,很难把这个原则贯彻下去,这就成为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难点。孩子在我身边的时候,还好控制一点,回到老家以后,这边不给,那边又给了,非常麻烦。

29.张医生太对了。而且像你这个孩子,智力非常好,她很快就能学会“挑软柿子捏”。这是生物本能,动物发起攻击的时候,也不会挑最强壮、对它有威胁的对手,实际上就是它能看出谁害怕、谁软弱。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这种天然的本能,特别善于发现谁比较“软”、谁好欺负。所以,在全家讨论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你要讲到“所谓惯子如杀子,大家对我女儿好,我非常感激,但是这样惯完以后再管教起来很麻烦,所以我们大家的思想要一致。”我们并不是对老人的贡献挑三拣四,而是有时候比父母更关心、爱护孩子,但是在管教孩子方面,老人带出的孩子经常会有问题,因为很多老人实际上是在溺爱孩子,溺爱不会培养出好孩子,有时艰苦、严厉的环境会培养出更好的孩子。教育孩子,需要一个总指挥来保持全家人的一致,以一个人的思想为主,其他人经常来参考这个总指挥的意见,而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采取自己的方式。所以,全家不仅要思想一致,还要有主次,定好最终由谁说了算、由谁来定夺,这跟长幼排序完全没有关系,老人很可能就是问题的制造者,因此也就不能让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年轻的父母可以把这种思想经常灌输给老人,大家的沟通有时候就能达成一致。

30.咨客:对,孩子的姥姥就是最溺爱孩子的人,跟我们的原则都不一样,但是让老人改变行为方式,很难。

31.张医生:对,改变行为是比较难,所以要改变思想。举个例子,比如过去有的老人说孩子不能上网,上网就会伤害眼睛,实际上正确地上网不会伤害眼睛,这时就需要跟老人沟通,如果孩子不上网,眼睛是不受伤害了,但是孩子的大脑就空空如也了,如果让孩子上网看些该看、该学的东西,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知识越来越丰富。为什么老人的这个行为会改变呢,原因在于老人过去有一个错误的理念,认为“上网肯定伤害眼睛”,并且老人也知道年轻人确实应该有知识。所以,不能简单地让老人允许孩子上网,而应该询问老人不让孩子上网的原因、了解老人担心的潜在风险,与老人沟通如何规避风险、扬长避短,并要把正确的知识传达给老人,慢慢老人就会改变了。

32.咨客:对对对。实际上,孩子的姥姥已经意识到孩子这种行为的风险 。

33.张医生最后一点,还需要告诉老人,因为孩子不像大人,打人的时候知道下手的轻重,不会置人于死地,孩子如果继续溺爱、继续有这种暴力的行为,当打人的时候不顾后果,假如有一天孩子一下把别人的眼睛戳坏了,这种结果就是不可弥补的,不是简单靠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反过来万一孩子在打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眼睛受伤了,如果这些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孩子只有没有这些行为才是最安全的,如果让老人认识到这种高度,从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角度去想,行为就容易改。孩子的行为和老人的行为,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些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

34.咨客:恩。

35.张医生:老人带孩子会有很多优点,比如时间充裕、关怀得无微不至,往往不好的方面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事,那么努力把好的方面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方面慢慢去掉就好了。

36.咨客:好的,谢谢。

 

【咨询思路】

一.评估:鉴别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是为了攻击对方从而赢得更多的利益,还是在自卫的过程中出现了过激反应。

二.例外:观察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否始终持续进行、是否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这种行为是每天都出现,还是一周中的某几天孩子会相对比较温顺,是否与某些特定的事件有关。

三.规律:家长需观察使用哪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孩子的行为,从而总结出家长的方法与孩子的行为之间的规律。

1.  奖励:当父母给孩子糖吃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就会好转,家长就可以多做这种具有奖励性质的行为,发挥“糖衣炮弹”的作用来控制和改善孩子的行为,这是最值得提倡的方法。

2.  惩戒:当“糖衣炮弹”失去效力的时候,对孩子实施“惩戒”也不失为一种手段。在安全的前提下,惩戒的行为包括拿走孩子心爱的玩具,让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适当地关禁闭等等。但是,对孩子的惩罚有一条上限,绝对不能达到虐待孩子、危害其人身安全的程度。比如,体罚孩子、控制孩子的饮食、饮水、如厕等行为,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不能施行。

3.  奖励与惩戒需要交替进行,不能单一使用某一种方法。

 

【案例启示】 

一. 祖父母与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1.  父母:相对来说,年轻的父母与孩子的年龄差较小,自身的脾气比较急躁,对孩子往往比较严厉和苛刻。

2.  祖父母教养孩子会有利有弊,需要保持好平衡:

1)  祖父母通常时间比较充裕,有条件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这是祖父母抚养孩子的优点

2)  由于祖辈与孙辈的年龄相差巨大,并且老年人的忍耐力较强,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涉及到安全问题,祖父母通常都会尽量容忍,对孩子的过错的原谅程度也比较高。长此以往,孩子会发现在祖父母面前受到的约束和惩戒较少,因而变得更加胆大妄为。

3)  并且,祖父母与父母往往处于不同的时代,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有所区别,即所谓的代沟。当孩子遭到父母的惩戒时,会利用祖父母与父母两代人之间为人处世和管理方式的差异,在鹬蚌相争的过程中,坐收渔人之利,甚至孩子会拿着祖父母的“令箭”挑拨离间、向父母讨要利益,这就不利于改变孩子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  因此,在管理孩子的问题上,全家人需要经常沟通、各抒己见,但必须先民主后集中,保持统一的价值观和一致的态度,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起来。

二. 惯子如杀子: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因缺乏团队精神而难以融入现代社会,难以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适当的管教、训练、奖励、惩戒,这些方法都可以交替进行,目的是培养孩子养成更多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三. 通常,十八岁之前,人的行为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成年之后的行为则难以改变。所幸,案例中的孩子仅仅三岁,家长大可不必过度忧虑,只要父母持之以恒、恰当管教,孩子的行为得以改正的几率非常高,甚至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撰稿、编辑:许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