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诚可贵,初芽价更高】
http://s3/mw690/00284gv5zy6Hc08lJfQe2&690
我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是说五谷是有营养的,但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大豆因营养价值丰富而被誉为“来自田野的肉制品”,然而,作为植物性食品,不可避免的存在营养不平衡和抗营养成分等不利因素,如在大多数豆类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寡糖、红细胞凝集素和脂肪氧化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人体对其营养物质的吸收。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促进大豆中的营养素吸收呢?答案就是——发芽。
一、发芽大豆营养价值全攻略
1. 发芽过程中三大营养素含量的变化
于立梅【1】研究表明,与未发芽的大豆相比,大豆的总糖含量下降6%左右,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了2.32倍;脂肪含量降低了24.93%;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1%。完全符合人们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饮食需求。
2. 发芽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大豆异黄酮在恶性肿瘤的孕育中可有效地阻滞新血管的生成,切断恶性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延缓或阻止肿瘤变成癌症。李振艳【2】研究表明,大豆在发芽前经过了浸泡使其异黄酮溶解,发芽48小时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是干大豆的191.2%。
3. 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李振艳【2】研究表明,大豆发芽48小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这对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和快速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芽48小时的大豆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是干大豆的700%,γ-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递质,介导了40%以上的抑制性神经传导,参与脑循环生理活动,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抗惊厥、镇痛、改善脑机能、精神安定、促进长期记忆功能,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γ-氨基丁酸还有调节激素分泌,改善更年期综合症,促进酒精代谢和消臭、减肥的功效,对人体健康可谓是大有裨益的。
4.
发芽过程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豆子浸泡12小时后,其中的植酸含量会减少47%,单宁含量下降50%,皂甙含量降低29%,单宁和植酸都会降低大豆中矿物质的吸收,特别是钙、铁、锌元素的吸收;再来看看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它关系到豆浆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测定表明,豆子浸泡12小时后,胰蛋白酶抑制剂水平会下降54%之多。单宁、植酸、皂甙和蛋白酶抑制剂都会降低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而这些“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后,恰好能提高矿物质的吸收及蛋白质消化吸收率。
5.发芽过程中大豆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的变化
于立梅【1】研究表明,大豆在未发芽时,VC的含量很低,近似为零,而发芽到第7天的时候,每100g的黄豆芽中含有9.7mg的VC。并且随着VC含量的持续增加,在发芽过程中,大豆中铁的存在形式也由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3】。此外,发芽的黄豆既保留了原有的营养,还增加了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等,胡萝卜素可增加1~2倍,维生素B2增加2~4倍,维生素B12是大豆的10倍,维生素E是大豆的2倍,尼克酸、叶酸等物质也成倍增加。黄豆发芽后天门冬氨酸急剧增加,所以经常吃黄豆芽能减少体内乳酸堆积,有助于消除疲劳。而在发芽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更多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元素被释放出来。
二、发芽大豆烹饪方法试牛刀
1.鲜榨豆浆
做法:黄豆洗净,加水浸泡(如夏季屋内太热,可在冰箱内浸泡),待黄豆发涨以后,用清水淘一遍,沥干水,然后用纱布覆盖在黄豆上,保持纱布湿润,24-48小时后,黄豆生出小芽,即可做豆浆。
温馨贴士:刚出小芽的黄豆出浆率较高,若是芽过长,则不适宜制作豆浆。
2.做面条卤
做法:将肉末、发芽黄豆与甜面酱同炒,大火烧开,小火烧稠汁即可。黄豆与面粉同时食用,具有蛋白质互补的功效,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3.香菇青笋炒黄豆
做法:水发香菇、青笋切丁,与发芽黄豆同炒。此道菜既种属较远、颜色多样,又全面摄取了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且具有降压、抗癌之功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大豆类的摄入量为30-50克,很多人苦于其做法单一,只会简单榨豆浆、炒豆子,其实,只需向前迈出一小步,就能摄取全面充足的营养了,就让这小小的大豆幻化出美妙的佳肴,丰富我们的餐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吧!
(本文已约稿,如有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1.于立梅,《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0.
2.李振艳,《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9,12.
3.徐茂军,《发芽大豆中铁化学价态研究》营养学报.
2002,24.
qq:694688840
新浪微博:@邢小火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