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感:看世界,看国家

(2012-06-14 20:38: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论

我带的硕士或博士生大概都知道,我通常都希望他们工作一两年后再来读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你工作过后可能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读书(特别是愿不愿意下决心读书)并且真正从事(通常是枯燥和痛苦的)科学研究。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很容易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的决心和坚持都多大【我自己大概如此】。2)工作过(或者在社会上漂过)对于一个做社会科学的人来说,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科学家也许不需要)。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科学就是研究社会。因此,领略过一点社会的人在选题上都有不同,而不会只是从文本到文本(当然,文本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种纯粹书斋里走出来的学问很容易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它不能给人民增加福利。

 

事实上,我认为现在有许多人(包括很多年轻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太弱:他们只是把学问当成一种谋生(或者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手段。对于这些人来说,文章只要多就行,不管它们是否真正贡献新的知识。许多人忙着喊口号、抢高地、拉大旗、争资源,全然不问自己是不是对得起人民发给我们的这点工资。

【我对人的评价的第一个标准恰恰是“社会责任感”,其次才是努力、能力。我个人觉得,没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人很可怕.

 

因此,就有一位同学阴差阳错地这么去“看国家”了。他告诉我他的感想,我觉得很好【这不代表我同意他所有的观点和感想,只是想说,他能够更加了解这个国家】,故征得他的同意,贴在下面。【顺便我也偷点懒。】

 

当然,你还应该去看看世界:你不看到发达国家的发达以及它们发达背后的原因(尽管它们现在好像很痛苦),你便不容易懂得中国离发达国家的距离有多大(我个人觉得:东部20-30年,中部稍好的地方30-50年,西部也许80-100年),便容易自我膨胀(尤其是做国际关系的人)。你如果没有去过不发达的国家,又容易对中国失去信心和希望:中国在过去的30年确实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过,经历过20-30年告诉经济增长的国家事实上很多,但不是每一个这样的国家都已经成了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路还很长、很难。】

 

 

【以下是这位同学的感想】

 

“尤为感触的是,西部太荒凉、太贫瘠了。我在飞机上往下看,过了太行山脉就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和高原,罕有人迹。在西宁去兰州的路上,一路山势峻峨。民居艰难地点缀其间,沿途最多的就是路桥企业、石油公司和其他矿产企业在施工,其他产业绝少看到。我在想西部很广博、很壮阔,但是也很穷,资源蕴藏量大,但是不适宜生产和生活(到处是光秃秃的大山)。我一方面感叹祖先开疆辟土不易,另一方面也认为中国很脆弱。以西安为界,东部富足而无险可守,西部险要而却难以发展。一个国家,两个世界。一旦爆发战争,西部能为中国提供多少和什么样的战争资源。任何理性的战略者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您在宁夏工作过,我冒昧揣测这对您的学术观点影响很大。任何动辄言战的学者(愤青不考虑),到西部转转,足以冷静下来。尤其是兰州,勉强算个大城市,但是绵延于黄河谷地之中,发展受限,且东西狭长。一旦有事,敌方打掉兰州本来就很不足的交通运力,西部就瘫了。[博主承认:宁夏的经历确实对我对中国内部问题的理解和研究影响很大。]

 

此外,我还利用“老师”的便利,跟混熟了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聊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对“疆独”和“藏族”的看法,当然要注意分寸。一次,我跟几个藏族学生聊得火热,突然问他们对藏独的看法。顿时,他们一哄而散。只有一位学生再三强调自己立场中立,表达了对西藏发展太快的担忧(这个有机会当面跟您说,我以前没有想到)。在天朝,政治敏感性早已深入人心。【博主的感想:在中国或者任何一个多族群国家,对族群政治的研究和了解都是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