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斯卡: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与人类解放

(2012-03-31 20:19: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学者

这是介绍巴斯卡的社会科学哲学的一文,承接上一篇(那一篇介绍他的自然科学哲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4a734901012gm3.html

 

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3-28日,“域外”。很遗憾,同样没有网络版。

 

另外,鉴于“社会科学与价值中立”的问题相对复杂,我将另文讨论。

目前,我们的讨论存在着诸多问题。

 

 

巴斯卡: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与人类解放

徐立峰 唐世平

 

       巴斯卡所坚持的社会科学中的“科学实在主义”具有先验实在主义与批判自然主义两种面向。前者强调实在主义所具有的带有先验色彩的本体论,这基本上已经在《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一书中完成。后者则突出了科学实在主义的批判性,以及社会科学的涌现模式,只有综合两者才能理解科学实在主义与人类解放的关系,这些工作体现在《自然主义的可能性》与《科学实在主义与人类解放》两本著作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斯卡首先需要从第一本著作中的自然科学迈向社会科学,回答“社会科学是否也是科学”这个关键问题。巴斯卡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异同是一目了然的,它同样可以凭借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探求机制;但同时鉴于社会科学所处的环境不是封闭的,其所有理论都是解释性的,而不具备预测性。据此,巴斯卡认为,社会科学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

最关键的是,巴斯卡指出,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社会科学才得以可能,正是其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独特性质以及自然主义的界限。它一方面植根于自然世界,从其涌现而来,形成一种“社会行为的变型模式(transformational model of social activity)”;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包含着自我解放的目的,社会科学是历史性、反思性和批判性的。

       科学实在主义之所有人类解放,首要便是能够提供“非观念主义的观念批判(non-idealist critique of ideas)”——其核心要点在于社会科学是一种“有情境的批判(conditioned critique)”,它在现有的已经被理解、概念化、共同决定的情境中之上提供一种切实的、有根基的批判,这是与虚无主义大相径庭的。

由此,巴斯卡揭示出社会科学是非中立的,(这也是他所认为的解释学传统与实证主义皆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在实践上有其应用,并且在逻辑上也囊括了价值和实践判断。基于科学实在主义之上的社会科学具有内在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巴斯卡认为,正是这种双重层面上的非中立性使得“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解释与解放、科学与批判之间的二分法土崩瓦解,因为这使得解释性的理论具有了解放的动力(emancipatory dynamics/impetus)”。经由科学实在主义的视角,巴斯卡意在重新恢复社会科学与哲学应有的地位,将它的开放性、批判性、解放性重新显现出来,而这本身也是他所认为的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

巴斯卡将解放定义为获得自由的特定性质的种类,从无所意愿无所欲求,到有所意愿有所欲求。在他看来,自由就是知晓一个人的利益,并且掌握去实现它的资源、能力与机会。但巴斯卡也清醒地意识到,任何科学理论的批判和实践都不是马上能生效的,

然而没有解释力的批判是不充分的,为此,巴斯卡认为,必须同时引入因果机制的解释性才能满足人类解放的要求,他将这称为解释性批判(explanatory critique),这构成了人类科学的解放的潜力,保证了在引入价值关切的同时奠定足够的因果基础。在巴斯卡看来,“解释性的知识是理性的自我解放的必要条件。”他强调,那些受压迫者(无论是由于权力、制度、结构还是资源)比那些支配他们的压迫者拥有更多对于知识的兴趣,而压迫者则希望被压迫者一直处于蒙昧和无知的状态。正因如此,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受压迫的人们才拥有了解放,也就是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的可能。由此巴斯卡可以自豪地宣布,社会知识非但不是导致支配的工具,反而是带来人类解放的力量。而这也解释了社会科学为什么总是时不时地面临来自压迫者的攻击。

       巴斯卡已经强调过,社会科学追求机制性的解释,他将“机制”放在(社会)科学探索的核心,才使得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能够肩负促进人类解放的重任。简单来说,人类解放正是建立在实在基础上的科学探究,通过发现机制、利用机制和调整机制,带来解放。正因为如此,巴斯卡对机制的强调对后来的社会科学哲学以及关于人类解放的探讨带来了更为长远的影响和意义。

       比如,加拿大科学哲学家本格(Mario Bunge)同样坚持这种机制化的科学实在主义本体论,他指出,“只有一定程度上知晓了机制,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regulate)。”毫无疑问,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能够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对于机制进行探讨、追求与分析,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鉴定、试验和利用,从而切实地为人所用。

无法否认的是,尽管科学可以给那些受到支配的人以更多的智慧,尽管对于机制的调控可以给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更多掌握,但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仍然可能会缺乏进行必要反抗的力量,全人类的未来也面临着更多的未知。可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有了基于科学实在主义的社会科学,我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解放了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人类解放一定也是实践解放,而不仅仅是认知解放。正如巴斯卡的支持者科里尔(Andrew Collier)所说,“解放的主要工作不是认知的,而是艰苦卓绝的努力,是抗争和变革,是打破一些现有的社会结构,并建立一些新的社会结构。”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