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桥农庄——均安蒸猪
标签:
tt顺德粤菜美食广东 |
分类: 华南美食 |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佛山市顺德区下辖的小镇均安开始为人们所知晓,节目中介绍的均安蒸猪也成为了当地最炙手可热的美食。据说《舌》中调理蒸猪的乡宴名厨欧阳广业的订单比过去翻了好几番,均安蒸猪的销量也大幅上涨。
均安蒸猪作为地位尊贵又分量极大的菜式,过去一般只有在乡村筵席或是重要祭典时才会拿出,而慕名而来的散客们如果没去对餐馆则是很可能与之擦肩而过的。在当地为数不多的几家供应蒸猪的餐馆中,大板桥农庄是人气最旺的一家,除了菜色本就精美之外,另一个原因是蔡澜曾带领旅游团到此品尝过蒸大猪,这位著名美食家的强力推荐自然起到了最好的营销效果。
大板桥农庄经营最地道的顺德乡土菜,既名为“农庄”,最大的优势便是选材天然新鲜健康,菜式也当以突出食材的原味为上。尽管从停车场中停泊的满满的车子来看外地游客颇为不少,但从店里客人的打扮和言行来看似乎仍是以本地人居多,说明该店口味地道而价格实惠,这也是以寻觅地方特色美食为主题的我们最喜闻乐见的。
方一坐下,服务员就来询问我们要“蒸猪还是烧猪”,看来凡是到这里的客人就没有不点大猪的。广东人吃大猪(整猪)的习俗由来已久,“太公分猪肉”(即重大祭典时由村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将猪肉分给村民的仪式)是沿袭至今的广东民俗传统,不过通常这用来分的猪肉都是烧猪,唯独到了均安却成了蒸猪。我也见到了大板桥的烧猪,从外观来看应当也是不错;不过既然是在均安,那自然以独有的蒸猪为上,何况我们本就奔着均安蒸猪而来,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蒸猪。
或许是生意太好,而且几乎每桌都点了蒸猪或者烧猪,我们梦寐以求的均安蒸猪姗姗来迟,早已按捺不住的我们果断开吃。大板桥的均安蒸猪采用简单的烹饪方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猪肉的原汁原味。苏东坡说“火候足时它自美”,猪肉的美味本就是人间至味,太复杂的调理反倒显得画蛇添足。均安蒸猪的美味几乎无可挑剔,假使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建议最后撒上白芝麻可以事先煸一下,这样芝麻的芬芳能比现在更浓郁更诱人。
由于是以整猪蒸制而成,所以品食均安蒸猪的另一乐趣在于能够尝到猪身上不同部位的滋味。猪肉的死忠一定会选五花肉,肥瘦相间所以香味最是酣畅,经过蒸制之后多余的油脂完全祛除,真正地做到了肥而不腻,弹性十足的猪皮更是教人欲罢不能。给我最深记忆的则是猪鼻子,由于遍布软骨所以口感极脆嫩,轻轻一抿就自动掉下的瘦肉酥烂到可称入口即化,在豪迈的大块猪肉之中显得秀雅而灵动。
当地人吃均安蒸猪的绝配是玉冰烧酒,据说这种佛山本地的佳酿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猪肥膘,“玉冰”之称正是来源于此。可惜我们只二人,俊俊要驾车,而单我一人独酌又觉乏味,于是错过了这独特的体验。希望下次可以多几人同往,咱也学学那江湖好汉“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不羁,蒸猪的美味想必会又上升一个层次。
大板桥农庄的均安蒸猪严格遵循古法,不仅是为了保留日渐流失的传统工艺,也是因为只有这样做出的蒸大猪才最美味可口。农庄的厨房是开放式的,有兴趣的食客可以观赏均安蒸猪的制作过程,我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大猪在上笼之前先要经过一道火燎的环节,先用喷枪燎去猪毛,再用水枪冲洗干净。这样的“水火二重天”能让猪皮急剧收缩,从而增加入口时的弹性,而且火燎也能去除猪的那种骚味。控制火焰的技术是难点,火势稍一猛烈猪皮就有烧焦之虞,既破坏美观又影响味道。火燎之后用盐、糖、酒、五香粉等调味料来腌渍蒸猪,提鲜的同时,也不会盖掉猪肉的原汁原味,待入味后就可以蒸制了。
灶台上摆放着一个奇怪的大木盒,这其实相当于蒸猪专用的蒸笼。水蒸气在箱中循环并充分接触猪肉,可以释去多余的脂肪,这才有了我们吃到的肥而不腻的均安蒸猪。这个木盒是用杉木打造的,杉木的吸水能力很强,可以吸收盒内多余的水汽,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此外,此店使用以木柴为燃料的土灶,木柴能够提供稳定而温和的热量,还有柴火的想起,这样的土灶烧出的食物的香味永远是煤气灶所无法比拟的。
前一篇:上海老饭店——鸽蛋圆子
后一篇:霞姐鱼饼——均安鱼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