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园酒家——花雕鸡

标签:
tt广州粤菜美食 |
分类: 华南美食 |

昔日广州有闻名遐迩的所谓“三大园林酒家”,即北园、南园、泮溪,可惜在进入新千年后都先后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所幸皆有私有企业收购保住了老牌子,并适时转型焕发出新的光芒。虽然广州市民对这些新开的老店多是“又贵又不好吃”的评价,加之上次在泮溪的经历只能算差强人意,但我仍旧固执地拖着俊俊去一探究竟,一则对久负盛名的老字号仍抱有一丝幻想,二则希望支持一下这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店,不想让文化和历史在我们手中消逝。

创建于1928年的北园酒家作为三大园林酒家之一,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店在园中的结构,充满岭南园林风情的建筑是其得天独厚的最大卖点。如果是在昂贵的上海,在这样优美绝伦的环境中用餐,即使是高价也是合理的;不过在更追求实惠的广州,大家更情愿去一些更为平价的餐馆享受美味食物,而非把价钱花在次要的环境上。
北园的环境究竟如何呢?我对建筑没有研究,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这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并被建筑大师梁思成评为他最欣赏的广东建筑。尽管对描述建筑风格的大格局与小细节都无研究,但至少身处这小桥流水、镶翠环碧的优美园林之中进餐绝对使人心旷神怡,食欲大增。

言归正传,虽然北园酒家曾有所谓“十大名菜”,但在经历了诸多变迁之后,如今只剩这一道“花雕鸡”了,也是昔日所谓“广州八大鸡”之一。虽名为“招牌花雕鸡”,但它在菜牌上的位置一点也不招牌,要花些心思才能寻到。160元一只鸡的价格煞是吓人,不过冲着它的名气,加上这里普遍价格都不低,我们还是点了半只。
先聊聊花雕酒,花雕酒是绍兴酒的一种,其实和状元红、女儿红等名酒是同一种酒,只是年份不同而已。众所周知状元红是庆祝儿子高中时(实则多用于儿子娶妻),女儿红则用于嫁女时。但相比前二者的喜庆意味,花雕就有些悲凉了:女儿满月时埋下的酒,在她出嫁时取出谓“女儿红”,但若女儿夭折则在祭日取出谓“花雕(花凋)”。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花雕想必是愈饮愈悲的苦酒,故有“来坛女儿红,永不饮花雕”之说。如今花雕已没了昔日的那份悲情,成了陈年绍酒的代名词,单独饮来醇香无比,用于烹调则能升华食物的美味。
北园的招牌花雕鸡绝对是不辱招牌之名的杰作:在砂锅内煎香猪肥肉至出油,炒香小洋葱与香葱,再下入以酱油、冰糖等调成的料汁及大量的花雕酒,待香气蒸腾后下入切块的鸡肉焖煮直至酥软入味。选材方面,北园选择的是清远笔架山的三黄鸡,肥瘦适中,鸡味浓郁;而香味的关键花雕酒则必须要15年以上的陈酒方可。此外焖煮花雕鸡必须用砂锅,因其有着良好的导热性,在焖煮鸡肉的同时能使美味的酱汁全都渗透入鸡肉之中,吃来滋味十足。花雕鸡过去是煮好后斩件用碟上桌的,如今则直接以瓦煲(砂锅)呈上,谓之“瓦煲花雕鸡”,虽看来不如用碟来得文雅,但瓦煲能更久地保留菜的温度,挥发出酱汁里浓郁的花雕酒香,上桌时酒香氤氲,教人沉醉。
原澳门商会会长何贤每次来北园都要点花雕鸡,且吃完鸡后一定会把酱汁留着拌河粉吃,曰“花雕鸡连汁都好味”。我们虽没有何先生的好兴致专门点一份河粉来佐食,但将这浓缩了猪油、花雕、鸡肉等美味的酱汁拌上白饭也绝对是人间美味,真是恨不得把砂锅里最后一滴酱汁也刮干净。
最后要说的是,北园酒家的食物确实相对要贵些,但如果算进环境分的话还是合理的;而食物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绝对能让人满意而归。总之,如果是个追求物美价廉的纯吃货,这里并不适合你;但如果除了食物外对环境、服务等都有所要求,北园还是值得推荐的。
另外以我们的切身经历而言,被要求最低消费一桌200元(就北园的价格水平还是很容易达到的),且有10%的服务费,另外桌上的小吃和蘸酱收费10元一份,如果不要需事先退掉,这都是不算愉快的经历。
前一篇:水蛇村——集北水蛇粥&椒盐水蛇
后一篇:小桃园——瓦罐鸡汤&油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