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鹤楼——响油鳝糊

(2011-02-28 14:21:25)
标签:

tt

苏州

苏菜

美食

杂谈

分类: 华东美食
松鹤楼——响油鳝糊

中华料理堪称天下第一,其玄妙之处在于愿意开发人类所有的感官来欣赏美食。我们常说的“色、香、味”所对应的分别是视觉、嗅觉和味觉,而所谓“口感”即是对应着触觉,最匪夷所思的便是还有能够用耳朵“听”的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天下第一菜(锅巴汤)和响油鳝糊了。

记得以前我家里也常做响油鳝糊,喷香的炒鳝糊上桌后,浇上滚烫的热油,在那一刹那沸腾的响声伴随着葱姜的香气升腾而起,吃来鳝鱼的鲜滑与酱汁的甜美相得益彰,让本不爱吃白饭的我足可以就着鳝糊和酱汁吃下两三碗饭。尽管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响油鳝糊却绝不是这么平凡的家常菜,至少和食堂里陈列的炒鳝丝不可一概而论,套用一句广告词叫作:“不是所有的炒鳝糊都叫响油鳝糊”。至少,顾名思义,得要满足“响油”二字。不过,说来响油鳝糊算是比较矛盾的一道菜:黄鳝最佳的品尝时节是夏天,所谓“小暑黄鳝赛人参”,但“响油”的做法却又不那么适合夏天。当然对真正爱吃的人来说,这点小矛盾根本无所谓。

在松鹤楼看到有做响油鳝糊,很是惊喜,不加犹豫地就点了。尽管我认为我爷爷的响油鳝糊堪称一绝,但归根结底这还是一道苏州名菜,对于向来追求“正宗、正统”的我,自然不愿错过苏州最好的饭店所做的这道苏帮名菜。

上菜之后,有惊喜也略有失望。最令人惊喜的在于响油鳝糊香味的灵魂——葱姜蒜的处理方式:葱和蒜切末后用油煸过,待激发出其香味再浇在鳝糊上;而姜丝则是以其最适合的生鲜方式所呈现,很令人感动。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是浇完油再上桌的,所以尽管还是热着的,但或许因服务稍有些延误,油温已不再滚烫,也错过了这道菜最激动人心、也是最佳的品尝时刻。这也是为什么自家做响油鳝糊时通常会等上桌后再浇油。当然对松鹤楼这些大饭店来说,总不可能把菜从厨房拿到大厅,上桌后再千里迢迢地举着一勺滚油来现浇,所以只能留些遗憾了,毕竟没有“响”的响油鳝糊总不那么完美。

不过,尽管在这道菜的精髓,也就是温度上,没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口味还是非常出色的。酱汁的咸和甜调和得正好,发挥了苏菜对酱汁的高水平;黄鳝的肉松软鲜嫩,皮顺滑有嚼劲,“软”和“弹”两种本来矛盾的口感完美地得到了结合;葱姜蒜在热油(没法叫滚油了)的催化之下将这道菜的香味推到了另一个层次。

其实对松鹤楼的响油鳝糊几乎已经无可挑剔,无愧该店传统名菜的称号,我也酣畅淋漓地吃了个底朝天,却还是不免想起爷爷把一勺滚油浇在鳝糊上时那喧嚣四起的瞬间。

PS 希望夏天鳝鱼更加肥美的时节,能重回松鹤楼。再次品尝响油鳝糊的同时,还要尝一下时令名菜西瓜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