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缘何难以增分?
(2025-09-04 16:32:07)
最近一段时间,对今年高考试题进行深度分析。分别与语文、政治和历史老师聚在一起,一道题一道题研究讨论,通过高考试题指导新一轮复习,取得重要收获。
在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后,8月30日上午,与高复南化军、王抡云、罗晓婷,高中张文龙、孟建伟、马尔曼和何宝钰七位物理老师聚在一起,对今年的物理高考试题进行深度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家一道题一道题过,用时四小时,对每一道题都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难不难,普通中等生要不要舍弃,如何变形,如何追问,一一进行热烈讨论,气氛活跃高涨。
大家达成如下共识:
1.今年的高考题没有偏题难题怪题,物理基础扎实的优等生是能够拿到高分的,成功高中最高89分,高复最高84分;
2.纵观10道选择题、2道填空题和3道问答题,至少有65分普通中等生是完全可以得全分的。也就是说,这65分是我们绝大多数中等生的熟练掌握题和力所能及题;
3.只要转变物理教学观念,我们的高复高分班完全可以达到65分,平行班可以达到55分。而我们今年的物理高考成绩,复读高分班平均58分,平行班平均40分;高中应届高分班平均45分,平行班平均40分。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4.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物理题难,得不了高分”的错误认识深埋在师生脑海深处,这与“语文难以增分”的错误认识共同形成了高考增分最大的拦路虎。通过深度分析,这两个命题都是不成立的,必须破除,钥匙就是成功教学考理论。
在随后的一个半小时讨论中,与会老师纷纷发表感言。高复老师说,今年高复平行班物理入口平均27分,高分班平均46分。只要我们将今天会议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增分15分以上是有信心的;高中老师说,我们接下来要做好培训,狠抓落实,力争明年高考高分班超过55分,平行班超过50分。
附参会的七位物理教师心得体会:
南化军:8月30日,有幸参加集团领导亲自组织的2025年甘肃省高考物理试题研讨会。会议对甘肃省今年高考物理试题从哲学、物理两个维度进行逐题分析与解析。今年高考物理试题应得分数如下:
选择题总分43分,第7题、第10题属C类题,我们的学生无法从知识、能力角度拿分,其余8道题均属必备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是通过成功教学考理论指导的课堂中“一题深解、一题多变、反复滚动”的方法完全能够解决的,应该拿到34分。
实验题总分15分,11题第2问第2空属于C类题,12题第2问属于C类题,其余都是“三基”题,应该拿到8分。
经过缜密的解析与分析,大家达成共识,2025年高考物理试卷,在成功教学考理论指导下,总分应得65分,考虑到平行班学生的差异,总分应得55分。
(1)老师与学生对物理学科认识的危难思想。老师觉得物理很难,所以导学案的题目设计很难,讲的更难,考的更难。部分学生觉的物理很难,学不学都是二三十分,索性不学,直接放弃。
(2)老师对物理教学的思维维度没有与新高考接轨,学生对物理的认识没有达到新高考的高度,仍停留在为了探寻答案而解题、学习的旧思路中。
(3)一题深解、一题多变、反复滚动仍停留在口头,没有真正落地生根。
(4)导学案的制作题量过多,夹生饭反复堆积,最终无法消化。
(5)导学案的选题随意,要么过难,要么庸俗,无法适用于“教学考”。
解决措施:
(1)组织全体高中高复老师认真探讨物理试卷,通过逐题解析与分析,让每一位老师认识到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克服老师的心魔。学生层面的危难思想,通过讲解剖析导学案中的高考试题,让学生明白,高考物理试题其实没有那么难。
(2)物理试题并不难,为什么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累呢?究其原因,老师在新高考教学中仍是为了解题而授课,脱离新高考 “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结果是面对高考新情境、新背景问题,学生无法找到考点,无法准确作答。所以老师在授课中需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引导学生准确解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考点,总结题目的类型。学生学的累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以优等生的思维教中等生,结果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差。要求老师认真组织课堂语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大白话,保证学生能听得懂。
(3)高考没有原题甚至相似度很高的题目,但是解决高考题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每天学习的知识,如何做到高考紧张有限的时间里做对题目:“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高考出题人”。一题深解、一题多变就是三基的反复滚动,就是三基的深度理解,就是三基的延伸拓展,就是学会高考出题。
(4)导学案是“教学考理论”能否生长、发芽、开花、结果的母体,导学案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考理论”的威力。导学案的题目“经典”决定了课堂的一题深解与一题多变,导学案的量保障了“时间意识”的形成。
今年高考物理题并不难,完全符合“3:5:2”的出题原则。我们的实际成绩与应得成绩出入如此之大,是因为老师没有认真研讨过物理试卷,没有消除自己的心魔,没有打开学生的心结,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没有与成功教学考理论高度匹配,没有真正发挥出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威力。相信在物理组全体老师的猛然醒悟全力以赴下,新学年的物理成绩一定能够打开困局,为学生、家长、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王抡云:集团领导从哲学的高度引导我们重新审视高考试题,很多提法和视角令人耳目一新。他从哲学角度阐明了很多根本性的道理,用通俗朴素的语言,将许多复杂繁琐的问题讲得清晰明了,生动展示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智慧。我深受启发,不禁反思:这不正是我们物理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吗?
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第一、要持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学生的核心基础训练,教学以及学案编制要大刀阔斧地精简学科框架。我们既不能简单叠加教科书章节,也不能盲目照搬市场上大而全的复习体系,而应研编制出一套真正契合我校学情、体现成功“教学考”理论思想的校本资料。
第二、要在物理教学中强化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很多学生失分不是因为物理概念不清,而是数学计算薄弱。必须加强数理融合的专题训练,提升学生的运算熟练度与准确性。
第三、要将章节滚动复习、月考考前复习及考试时间安排全面纳入教学计划,通过环环相扣、科学规划的复习机制,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克服遗忘,从容应考。
第四、要加强对近年高考题的系统梳理与统计分析,推断命题规律与趋势变化,提前布局复习重点、优化训练策略,实现对关键考查要求的早适应、早准备。
总而言之,我们要转变思维、相信学生,用成功教学考理论指导实践,追求化繁为简、万法归一的教学境界,从思想到行动系统提升备考质量。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能更清晰把握增分方向,为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开辟切实可行的路径。
罗晓婷:
1.不能人为地把物理学科“捧高”,给学生造成畏难心理。我们要先从心理层面让学生觉得物理是可以亲近、可以掌握的,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2.让教学考相匹配,精准施教,精准把握考点,给学生讲考纲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讲学生需要的,不能讲老师认为的。这一点更是直指教学的核心。以往,我们可能过多从老师角度所谓的经验和认知出发去授课,今后教学,我们要更紧密结合考试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痛点与渴望,精准地把知识和方法传递给学生,做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3.“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简单问题综合化”为我打开了教学思路。面对复杂物理问题,要善于拆解、提炼,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而对于简单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变式,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
4.每一道题都要从原理上解决问题,讲透讲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这是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的关键。物理学习,原理是根基,只有把每道题背后的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同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深解的训练,让学生触类旁通,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应对各种题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5.抓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动摇,果断舍弃C类题,不贪多求全。教学中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消化、掌握。通过督促学生动脑、努力钻研,帮助他们在物理学科上实现进步,争取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物理增分15分以上的目标。
张文龙:
1.老师们一定要打破物理考试三四十分的固有印象。相较老高考,新高考物理科目难度、考查深度、计算量和逻辑性都有所下降。老师们要抓住这次契机,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大白话,要让学生能听得懂,做得对,先接受物理,再喜欢上物理,打破畏难思想。
2.经过逐题分析,我们发现25年的高考题中并没有偏难怪题目,即便我们找到一些,给学生讲了也不会,考了也不对,后期一定要做好取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
3.通过对具体题目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每道题的考查点往往在两个和两个以上,这也是咱们学生不会做高考题的主要原因。其实每一个考点难度都不大,只是合到一起学生就摸不着头脑。因此在高二、高三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在降难度的同时要抓经典,一题深讲,一题多问,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分析多种问题结合的情况,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
4.追根溯源,从原理上弄透每个公式和定理的物理意义,不仅要记住每个公式,更要知道每个公式和定理的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和使用场景。
孟建伟:
1.教学过程中,师生畏难心理作用要持续降低,不用优等生思维来教中等生,不凭空想象,要通过试题学案具体分析力所能及拿得到的分值,教授学生所需要的。
2.怎么拿?课本知识识记学生能自己掌握的老师做好盯抠检查就可以,以学案课本习题为基准,每道题从原理上理解透彻,追根溯源,再总结,再概括,将理论变成自己的理解,将知识用大白话讲出来,用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必然会有多学科的综合,比如会审题,就得读懂题意,还得具备足够的数学处理功底,计算技巧和图像函数分析方法等,刻不容缓,每道题都应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一题深解的同时要求学生有结果反馈。
3.模块知识统一化,知其因,知其果,每个问题都必然有联系,并非单一存在,各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多个角度不同层次一题多问,用已知的每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新的未知问题,必须时刻引领学生从做一道会一道的心理过渡到用会的去解决问题,最终变成对的结果。
马尔曼:
1.破除物理“难”的观念(以高考物理试题70%为例)。
2.物理教学原则: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化!
通过对试卷分析,在这70分里面,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去让我们的中等生拿满分或者达到60分!重点就在教学上。只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化,学生能够很容易明白也能够理解接受!因此,重心是如何用简单的话术将知识给学生讲透,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基础知识“学会、记会、会用”必须毫不动摇落实。
尽管2025高考物理试题70分的内容中等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拿到,但是通过对试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做支撑与保障,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何宝钰:
高一和高二新学期的授课,务必要“抓基础、降难度”,不能好高骛远。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每节课所讲解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作为老师,有必要从原理层面把知识点讲解透彻,用学生能轻松理解的语言,让他们真正学懂弄通。“用中等生思维教中等生,让教学考相匹配”。
在课堂上,要学会给学生减压,不搞“题海战”,不放大学生的畏难情绪,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提升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至于学案的制定,则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尤其是在新高一学生基础更加薄弱的情况下,在去年学案基础上需要再次“降难度”,把握好教材课后题是最明智的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