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情分析要全员化常态化

(2025-08-11 19:00:15)


创造性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在成功教学考理论指导下,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突破,是今后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

最近,在与三十多位高分复读生座谈时,提出一轮复习必须对学情、考情、教情进行常态化动态分析的要求,其中学生的学情分析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得分中是否存在侥幸分?失分中是否存在错别字词、记忆不过关、概念模糊偏差、答题不规范不准确不全面、字迹潦草卷面凌乱等非知识非能力因素失分?学生不仅要找出理应得分而未能得分的问题根源所在,是知识问题、能力问题还是素养问题?对于找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还要求学生自己或在科任教师的指导下拿出对策,并取得科任教师的认同。有了这些基础做铺垫,补齐短板、解决问题就有了目标方向和具体路径措施。

以上内容在高分复读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普遍好评。师生正在信心满满地努力推进。

由此想到,这种学情分析法可否在高中、初中、小学所有年级全面推行,做到全员化常态化。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学情分析法可以精准找到失分点、失分原因及其对应的短板,为教师分析教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提供最直观的依据。

包括高分复读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优等生是有这种学情分析能力的,而普通中等生是否具备这种学情分析的能力?实际情况是包括小学学生在内的相当比例的中等生是不具备这种学情分析能力的。这就要求科任教师将培养学生学情分析能力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分层次逐步推进,让绝大多数学生学会分析学情,提高学情分析能力,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各年级各学科负责人认真思考,拿出具体落实对策,体现在新学年教育教学实践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